玉里 作品
第24章 收监入狱
演奏一晚的“歌唱家”终于歇息,东边的地平线泛起的一丝丝亮光,山谷里的泉水明净清澈,阳光从山雾穿透,从林间的缝隙间射下来。
一只白色的大鸟从天际飞来,稳稳的落在女子的手臂上,女子抽了信,又瞧它眨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她,模样可爱,饶是铁石心肠此时也忍不住温柔的抚摸着它的毛发。
“元宝,辛苦你了。过段时间回去了给你放假。”
“啾啾啾……”
元宝特别高兴,一边鸣叫,一边挥着翅膀在女子上空转圈。
“苏姑娘,宇文公子离去了。呀!”
元宝见有生人来了,在空中盘旋蓄力,露出利爪往下去扑,尖锐的风呼啸而过。
“元宝,回来。”
元宝瞅了一眼向三,挥挥翅膀飞到顾明月身边,不善的打量着来人。
“这么久了,元宝还不认识我。”
向三佝偻着身子,尴尬的挠头。
顾明月摸着元宝的头,嘴角含笑。元宝是苏诩几年前在狩猎场救下的,后来没时间养就给了她。刚开始的时候她经验不足,觉得能吃是福,把它喂得飞都飞不起来,最后觉得太胖对身体不好,又逼着元宝含泪减肥。
“元宝这脑袋瓜能记着的只有吃食,你别介意。”
能侥幸在狩猎场活下来的动物比一般的动物的野性强,甚至更敏感更具攻击性。
如果不是因为听顾明月的话,它刚刚会用爪子毫不犹豫的撕烂向三的脸。
“嗳,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个白鸟,哈哈哈……”
向三明白这是顾明月的客套话,毕竟哪有大胖鸟一日千里还能清楚的记得来回路线。他叹了一口气,又开始感慨,“可惜宇文公子不能带我在他身旁,现在只能期盼公子能够此行顺利。”
宇文舟走时,向三还痛哭流涕感恩殆尽,说把所有能够申冤的机会压在了宇文舟身上。
“元宝,回去休息吧。”
顾明月抬臂,元宝便傲娇的飞进了山谷。她唇角上扬,“他不带你,正好如了你的意吧。”
“啊哈……”
“罢了,这段时间你做的很好,我会让你们阁主好好奖赏你的。”
“向朔多谢苏姑娘。”
向朔抬首之间,表情冷硬,眼睛里隐隐带着杀气,哪里还有往日精神萎靡的模样。
世间拼命活着的向三,只是向朔杜撰的可怜人物,就像那些不曾出场过的父母妻儿,还有那藏入火海的小四。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至于单纯的宇文舟回府先是拜见了父母,然后在书房里待了一会,就去了孔家。
孔父劝慰,“山林失火,又有风力相助,非人力可扭转,你无须自责。好孩子快起来吧。”
“不,孔叔叔,我、我有愧。我……”
宇文舟跪着不肯起来。
“起来吧。”
孔父拉了几次,宇文舟都不肯起来,他气的直跺脚,“你已尽力而为,还落得了一身伤,你没有对不起他们任何一个人!就没见过你这么倔的!”
孔母亦不解,问道:“你孔叔叔说的对,有什么事不能先起来说话吗?”
孔母见那孩子不说话,又笑着转移话题,“孔原信中不是说,回来要给我们一个惊喜吗?我这日日苦思不得冥想,你不如趁此机会给我们透漏些,好满足我与你孔叔叔二人好奇。”
宇文舟心情复杂地慢慢低下头,孔母笑容逐渐转为疑惑,看看宇文舟又看向丈夫,孔父眼中同样迷惑。突然她浑身一哆嗦,“孔原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宇文舟虽与孔原交好,对他们也很客气。但若不是出了什么事,万不可能在回来的第一天就登门下跪。
“是……他也在那场大火里,我愈后绕着大山找了几次,什么都没找到。”
宇文舟这句话说完,孔母尖叫一声,晕死过去。
大堂陷入一片混乱,孔父一边把孔母抱去卧房,一边让人去请大夫。等到喂孔母服用了药,已经到了午时。
“阿舟,你随我来。”
“是……”
两人一直走到处书房坐下,过了许久,孔父才说:“孔原他真的没能从火里逃出来……”
下午还威严肃穆的孔叔叔,此时像是老了二十岁。
宇文舟摇头,“不,我们逃出来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那场大火并不是偶然,而是有人蓄意为之。”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孔父也明白儿子并非死于天灾而是人为,至于谁有这个资格,不言而喻。
“他、可是……”后面的话,孔父说不出来。
“我打算上旨奏请陛下彻查。”
孔父吃惊道:“你不要冲动,万事商量好再做打算。”
宇文舟却摇了摇头,取下背上的剑放在桌上,翻开它上面的布。
其纹灿烂如星,明亮如冰雪融化,工艺简单却不失美感,剑脊平直,这是一把上好的剑。
孔原曾拿着这把剑奋勇杀敌,也曾骑在骏马上将它高高举起,高喊胜利。
孔父望着那把剑,眼中似是隐忍又是愤怒,手握成的拳紧了又松。
这是十年前他从大师手中求来的。
不想物是人非,剑在,人却不在了。
宇文舟突然停了话头,“外面出了什么事?”
孔府安静,不该有喧哗的声音。
宇文舟忙快步走到门边向外张望。只见一队穿戴铠甲的人,将院子围的水泄不通。两人相视一眼直向正堂的方向疾步,一路上小厮丫鬟惊吓躲避,混乱不堪。
像是要抄家一般。
“阿舟,你先回去。”
宇文舟还未说不,只见一人骑着马朝孔父疾驰而来,宇文舟心中暗叫不妙,一把将孔父推开一段距离,自己则后退几步。那人却依旧马速不减,宇文舟退至墙面,退无可退。直到马头离宇文舟一尺距离时,那人才勒住马绳,马鼻里喷洒的热气直直的打在宇文舟的胸膛,味道也惹人上头。
那人居高临下,拿出玉符,“羽林中郎将,韩修。”
堂堂中郎将为何会到一个六品小官的府邸,孔父没有深思,看着周围的狼藉脸色青白交加,从牙缝中挤出几字,“即便是中郎将也不能私闯民宅,你此行此为,我定要上折子弹劾你!”
“只怕你没有机会了。”
“你什么意思?朗朗乾坤,你还要杀人灭口吗!”
韩修扬起一面腰牌,淡淡回道:“本将军此行奉陛下之命,将孔氏阖族收监。”
说罢一挥手,羽林军便四处散去,将府中一切控制起来。
那些原被驱赶在院中的婢女,本就害怕的打颤,牙齿磕的直响,如今更是遭不住的腿软滑倒在地。
这时两个羽林军正要上前制住宇文舟,被韩修叫住,“他不是孔家的人,放他离开。”
“陛下为何会突然下旨抄家?”
韩修俯视,简短回道:“孔家纵子烧人,罪不容诛。”
宇文舟觉得荒谬,“这不可能!”
韩修下马,屏退了众人,院里只余他与宇文舟孔父三人,韩修负手而立,“城外焚烧殆尽,陛下知道此事震怒不已,当晚便召见了大臣商议,今日更是连下了几道圣旨。这一切都源于孔大人教子有方,做出这样有违天理的事来。”
“你胡说!”
韩修不屑道:“本将军为何要胡说?”
“不可能……”
孔父不可置信的后退一步,两眼一翻晕倒,好在被宇文舟扶住,才没有伤到哪里。
“孔叔叔,我先扶您靠着墙休息下。”
宇文舟将孔父安置好,对韩修道:“孔原是被陷害的,他根本就没有纵火烧林,那些难民的死也与他无关。”
“不信。”
宇文舟连忙解释,“我同孔原一直是一起的,大火烧起来时我也在。他绝没做过此事,是有人陷害他的,师兄,求你彻查此事,孔家是被冤枉的。”
韩修轻轻哦了一声,“我只奉命拿人。你若觉得有冤,自己去找刑部。”
“这事我自会跟刑部去说,只是孔伯母她身体孱弱,可否不要……”
“宇文舟!”韩修厉声打断,“这是陛下的命令,我无权干涉。孔原也已伏罪。你最好安分守己,别把整个宇文家搭进去。”
韩修丢下一块青铜令牌在宇文舟脚边,转身离开。
宇文舟再怎么天真无邪看见这块青铜令牌也明白了,可他又能怎么样,只能看着被押解上刑车的孔府众人,看着被贴上封条的孔府大门,还有门边的大红灯笼。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
“我只最后问你一句,你们把孔原怎么样了?”
“他死了。”
一只白色的大鸟从天际飞来,稳稳的落在女子的手臂上,女子抽了信,又瞧它眨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她,模样可爱,饶是铁石心肠此时也忍不住温柔的抚摸着它的毛发。
“元宝,辛苦你了。过段时间回去了给你放假。”
“啾啾啾……”
元宝特别高兴,一边鸣叫,一边挥着翅膀在女子上空转圈。
“苏姑娘,宇文公子离去了。呀!”
元宝见有生人来了,在空中盘旋蓄力,露出利爪往下去扑,尖锐的风呼啸而过。
“元宝,回来。”
元宝瞅了一眼向三,挥挥翅膀飞到顾明月身边,不善的打量着来人。
“这么久了,元宝还不认识我。”
向三佝偻着身子,尴尬的挠头。
顾明月摸着元宝的头,嘴角含笑。元宝是苏诩几年前在狩猎场救下的,后来没时间养就给了她。刚开始的时候她经验不足,觉得能吃是福,把它喂得飞都飞不起来,最后觉得太胖对身体不好,又逼着元宝含泪减肥。
“元宝这脑袋瓜能记着的只有吃食,你别介意。”
能侥幸在狩猎场活下来的动物比一般的动物的野性强,甚至更敏感更具攻击性。
如果不是因为听顾明月的话,它刚刚会用爪子毫不犹豫的撕烂向三的脸。
“嗳,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个白鸟,哈哈哈……”
向三明白这是顾明月的客套话,毕竟哪有大胖鸟一日千里还能清楚的记得来回路线。他叹了一口气,又开始感慨,“可惜宇文公子不能带我在他身旁,现在只能期盼公子能够此行顺利。”
宇文舟走时,向三还痛哭流涕感恩殆尽,说把所有能够申冤的机会压在了宇文舟身上。
“元宝,回去休息吧。”
顾明月抬臂,元宝便傲娇的飞进了山谷。她唇角上扬,“他不带你,正好如了你的意吧。”
“啊哈……”
“罢了,这段时间你做的很好,我会让你们阁主好好奖赏你的。”
“向朔多谢苏姑娘。”
向朔抬首之间,表情冷硬,眼睛里隐隐带着杀气,哪里还有往日精神萎靡的模样。
世间拼命活着的向三,只是向朔杜撰的可怜人物,就像那些不曾出场过的父母妻儿,还有那藏入火海的小四。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至于单纯的宇文舟回府先是拜见了父母,然后在书房里待了一会,就去了孔家。
孔父劝慰,“山林失火,又有风力相助,非人力可扭转,你无须自责。好孩子快起来吧。”
“不,孔叔叔,我、我有愧。我……”
宇文舟跪着不肯起来。
“起来吧。”
孔父拉了几次,宇文舟都不肯起来,他气的直跺脚,“你已尽力而为,还落得了一身伤,你没有对不起他们任何一个人!就没见过你这么倔的!”
孔母亦不解,问道:“你孔叔叔说的对,有什么事不能先起来说话吗?”
孔母见那孩子不说话,又笑着转移话题,“孔原信中不是说,回来要给我们一个惊喜吗?我这日日苦思不得冥想,你不如趁此机会给我们透漏些,好满足我与你孔叔叔二人好奇。”
宇文舟心情复杂地慢慢低下头,孔母笑容逐渐转为疑惑,看看宇文舟又看向丈夫,孔父眼中同样迷惑。突然她浑身一哆嗦,“孔原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宇文舟虽与孔原交好,对他们也很客气。但若不是出了什么事,万不可能在回来的第一天就登门下跪。
“是……他也在那场大火里,我愈后绕着大山找了几次,什么都没找到。”
宇文舟这句话说完,孔母尖叫一声,晕死过去。
大堂陷入一片混乱,孔父一边把孔母抱去卧房,一边让人去请大夫。等到喂孔母服用了药,已经到了午时。
“阿舟,你随我来。”
“是……”
两人一直走到处书房坐下,过了许久,孔父才说:“孔原他真的没能从火里逃出来……”
下午还威严肃穆的孔叔叔,此时像是老了二十岁。
宇文舟摇头,“不,我们逃出来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那场大火并不是偶然,而是有人蓄意为之。”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孔父也明白儿子并非死于天灾而是人为,至于谁有这个资格,不言而喻。
“他、可是……”后面的话,孔父说不出来。
“我打算上旨奏请陛下彻查。”
孔父吃惊道:“你不要冲动,万事商量好再做打算。”
宇文舟却摇了摇头,取下背上的剑放在桌上,翻开它上面的布。
其纹灿烂如星,明亮如冰雪融化,工艺简单却不失美感,剑脊平直,这是一把上好的剑。
孔原曾拿着这把剑奋勇杀敌,也曾骑在骏马上将它高高举起,高喊胜利。
孔父望着那把剑,眼中似是隐忍又是愤怒,手握成的拳紧了又松。
这是十年前他从大师手中求来的。
不想物是人非,剑在,人却不在了。
宇文舟突然停了话头,“外面出了什么事?”
孔府安静,不该有喧哗的声音。
宇文舟忙快步走到门边向外张望。只见一队穿戴铠甲的人,将院子围的水泄不通。两人相视一眼直向正堂的方向疾步,一路上小厮丫鬟惊吓躲避,混乱不堪。
像是要抄家一般。
“阿舟,你先回去。”
宇文舟还未说不,只见一人骑着马朝孔父疾驰而来,宇文舟心中暗叫不妙,一把将孔父推开一段距离,自己则后退几步。那人却依旧马速不减,宇文舟退至墙面,退无可退。直到马头离宇文舟一尺距离时,那人才勒住马绳,马鼻里喷洒的热气直直的打在宇文舟的胸膛,味道也惹人上头。
那人居高临下,拿出玉符,“羽林中郎将,韩修。”
堂堂中郎将为何会到一个六品小官的府邸,孔父没有深思,看着周围的狼藉脸色青白交加,从牙缝中挤出几字,“即便是中郎将也不能私闯民宅,你此行此为,我定要上折子弹劾你!”
“只怕你没有机会了。”
“你什么意思?朗朗乾坤,你还要杀人灭口吗!”
韩修扬起一面腰牌,淡淡回道:“本将军此行奉陛下之命,将孔氏阖族收监。”
说罢一挥手,羽林军便四处散去,将府中一切控制起来。
那些原被驱赶在院中的婢女,本就害怕的打颤,牙齿磕的直响,如今更是遭不住的腿软滑倒在地。
这时两个羽林军正要上前制住宇文舟,被韩修叫住,“他不是孔家的人,放他离开。”
“陛下为何会突然下旨抄家?”
韩修俯视,简短回道:“孔家纵子烧人,罪不容诛。”
宇文舟觉得荒谬,“这不可能!”
韩修下马,屏退了众人,院里只余他与宇文舟孔父三人,韩修负手而立,“城外焚烧殆尽,陛下知道此事震怒不已,当晚便召见了大臣商议,今日更是连下了几道圣旨。这一切都源于孔大人教子有方,做出这样有违天理的事来。”
“你胡说!”
韩修不屑道:“本将军为何要胡说?”
“不可能……”
孔父不可置信的后退一步,两眼一翻晕倒,好在被宇文舟扶住,才没有伤到哪里。
“孔叔叔,我先扶您靠着墙休息下。”
宇文舟将孔父安置好,对韩修道:“孔原是被陷害的,他根本就没有纵火烧林,那些难民的死也与他无关。”
“不信。”
宇文舟连忙解释,“我同孔原一直是一起的,大火烧起来时我也在。他绝没做过此事,是有人陷害他的,师兄,求你彻查此事,孔家是被冤枉的。”
韩修轻轻哦了一声,“我只奉命拿人。你若觉得有冤,自己去找刑部。”
“这事我自会跟刑部去说,只是孔伯母她身体孱弱,可否不要……”
“宇文舟!”韩修厉声打断,“这是陛下的命令,我无权干涉。孔原也已伏罪。你最好安分守己,别把整个宇文家搭进去。”
韩修丢下一块青铜令牌在宇文舟脚边,转身离开。
宇文舟再怎么天真无邪看见这块青铜令牌也明白了,可他又能怎么样,只能看着被押解上刑车的孔府众人,看着被贴上封条的孔府大门,还有门边的大红灯笼。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
“我只最后问你一句,你们把孔原怎么样了?”
“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