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战!战!战!疯狂的象军!
一队队身着鲜明甲胄的大明士兵,在海边那金黄的滩头上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步伐整齐,口号响亮,手中的火枪在日光下闪烁着寒光。
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建立起坚固的阵地。
士兵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去更远的地方查探,有的忙着搬运物资,还有的在四周布置警戒哨位,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随军舰一同抵达的,除了精锐的士兵,还有肩负特殊使命的科研人员。
他们来考察暹罗、蒲甘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以及资源分布,期望能从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还有些数量众多的医生也随船而来。
朱允熥对此次远征极为重视,在他看来,远征大军面临的最大敌人,并非暹罗和蒲甘的军队。
那些军队的装备和战术,在大明先进的军事力量面前,根本不足以构成致命威胁。
真正让他忧心忡忡的,是士兵们对当地环境的适应问题。
尤其是水土不服以及难以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所引发的各类疾病。
回顾真实的历史,西方某个号称日不落的帝国,曾经凭借着强大的海上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庞大的霸权。
他们的殖民地面积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几乎覆盖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他们依靠船坚利炮和先进的火枪火药,进攻那些相对原始落后的土著殖民地时,往往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势如破竹,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而且,这个所谓的日不落帝国,其本土实际上只是一个狭小的岛国,根本无法派出大规模的远征军。
然而,就是凭借着极少量的军队,他们便能横扫整个世界。
在大多数征服行动中,他们的伤亡微乎其微。
仅有在与附近的其他欧洲国家争夺霸权和资源时,才会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在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日不落帝国在征服的过程中,通常只派出数百至数千人的兵力。
他们付出的代价,往往只是死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而已。
充分体现了先进科技文明对原始落后国家的巨大优势。
这种优势几乎是压倒性的,落后国家根本难以招架。
很多人在研读历史的时候,常常会对大清的表现感到疑惑和愤怒。
几十万的大清大军,为何会打不过区区几千人的西方远征军呢?
但如果深入了解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就会发现,腐朽的大清在面对西方列强时,其实并不是表现很差的国家。
在除西方列强之外的其他国家中,大清的战力,完全能称得上“强大”二字!
或者说,那并非仅仅是腐朽大清的战力,而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来侵略和压迫时,所爆发出的惊人韧性和顽强的战斗能力。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不屈的精神。
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展现出强大的抗争力量。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时的鹰国,为征服倭国,制造了“黑船事件”。
鹰国仅仅派出四条军舰,连同水手在内,总计不到一千人的兵力,就逼迫倭国签下了“亲善条约”。
这四条船和一千人,便打得倭国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跪地求饶,被迫签下条约,开放国门!
类似的例子在那个时代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了解这些历史事实,了解当时的整个世界局势,就会发现,大清的战力其实并非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不堪。
毕竟,大清也曾扛住了几千乃至一两万列强兵马的进攻。
这充分说明,不管大清如何腐朽,中华民族的力量依然强大。
中华民族始终是洋人无法统治和征服的伟大民族。
只不过,有些国家在被打败后,能够迅速反思自身的不足,通过奋发图强、励精图治走上富强之路。
而大清作为统治者,却丝毫不知痛定思痛,不愿进行变革图强,反而继续顽固不化,导致国家在落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陷入了更深的危机!
朱允熥了解这些历史,所以他非常清楚,疾病才是大明远征军最大的敌人。
这一点,当初的日不落帝国已经用惨痛的教训证明了。
在与原始落后的国家进行战争时,战场上直接战死的人数往往并不多。
但疾病却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恐怖杀手,能轻而易举地夺走成千上万精锐士兵的生命。
尤其是此次出征的是热带国家。
这里天气炎热,阳光炽热,细菌病毒在这样的环境中繁殖速度极快,各类疾病层出不穷。
因此,此次出征,尽管大明仅仅派出了数千远征军,但却配备了超过一百人的庞大医疗团队。
同时,还携带了数不清的各类药材,并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卫生纪律,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士兵们的健康。
大明军队刚刚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立即便有人匆匆赶来报信。
“暹罗正在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企图在大明军队进攻大城府的必经之路上,设下重重防线,阻击明军!”
这个消息,自然是来自大明情报局此前便秘密派遣过来的情报人员。
他们潜伏在暹罗的各个角落,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猎手,时刻关注着暹罗的一举一动。
除此之外,他们还冒着生命危险,送来了绘制详尽的相应地图。
这些地图上,山川河流、城镇道路、关隘要塞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为明军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不得不说,有着充足经费的大力支持,以及姚广孝这个智谋过人的“妖僧”悉心培训和指导,今日的大明情报局,已然拥有了极为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
宛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暹罗的一切动向尽收眼底。
收到消息的朱寿,自然迅速做出了相应的战略布置。
暹罗的大城府,距离海岸边不过一百六十余里的路程。
登陆之后,明军并未急于冒进,而是选择了休整一晚。
士兵们抓紧时间恢复体力,擦拭兵器,检查装备,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亮,明军便整齐有序地离开滩头阵地,向着大城府进发。
……
暹罗朝堂。
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你们不是信誓旦旦地说,明军不可能登陆作战吗?怎么现在他们就登陆了呢?”
拉玛菩提二世怒目圆睁,脸庞因愤怒而涨得通红,猛地将手中一只精巧无比、价值连城的琉璃杯狠狠摔在地上。
“砰”的一声,琉璃杯瞬间摔成了粉碎,碎片四溅,仿佛预示着暹罗即将面临的危机。
“大王,明军实在不可力敌啊!”一名老臣声音颤抖,几乎是带着哭腔说道:“明军登陆的时候,老臣亲眼目睹了他们的可怕。”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仿佛眼前又浮现出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那些战舰上的一门门大炮,就像一头头凶猛无比的火龙,喷射出足以毁天灭地的火焰!”
他双手挥舞,试图形容出当时的恐怖场景:“老臣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未见过,世上竟有如此可怕的神兵利器。”
“一旦明军将他们的火炮推到大城府,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老臣扑通一声跪地,声泪俱下:“为了阿瑜陀耶,为了大城府的安危,为了大王的安危……老臣恳请大王,答应明使的要求,逮捕那些运送大明百姓来我暹罗做奴隶的人贩子,将他们移交给大明军队治罪。”
他连连磕头,额头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如此方能保住我阿瑜陀耶啊!”
此前,这名大臣亲自跑到海岸边,躲在隐蔽之处,小心翼翼地观察明军的战舰。
恰好明军登陆,他有幸目睹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也因此被吓得肝胆俱裂。
他深知暹罗军队与大明天军之间的巨大差距。
意识到暹罗根本不可能是大明天军的对手,故而心急如焚,冒死劝谏拉玛菩提二世。
“真的有那般可怕吗?”拉玛菩提二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动摇,他的内心开始挣扎。
一方面是老臣的苦苦劝谏,让他对明军的实力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另一方面,作为一国之君,他的尊严和骄傲又让他不愿轻易低头。
“大王,臣以为此贼该杀!”
就在这时,又有一名大臣大步出列,他满脸怒容,手指着哭泣劝谏的老臣,声色俱厉地喝道:“妖言惑众,长他人志气,灭自己人威风。”
“大敌当前,似你这样的人,就该杀了祭旗!”
声音尖锐而刺耳,在大殿内回荡。
他回头拱手向拉玛菩提二世行礼,道:“大王,我们刚刚拒绝明使的要求,明军便立即登陆了。”
“若是在此时,我军就退步认输,那实在太有辱国体。”
他满脸自信:“明军船坚炮利,那又如何呢?”
“他们船上的大炮,又打不到大城府!”
“至于登陆的明军,他们能登陆,倚靠的是船上大炮的轰炸。”
他分析得头头是道:“只要这些明军离开海边,深入内地,便会失去船上大炮的支援。”
“我大军的人数,是他们的几十倍。”
“况且明军从船上登陆,皆是步兵。”
“只要派出象军发起进攻,明军必定崩溃。”
他语气斩钉截铁,完全是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样,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军溃败的场景。
“大王,臣已经下令,在他们前来的路上,布置了兵马,只等明军进入我军的埋伏圈。”
拉玛菩提二世不由得深深望了此人一眼。
此前,拉玛菩提二世确实向军方下达过调兵备战的指令。
不过,他都没有想到,军队竟然调集得如此之快。
这番话立即得到了其他大臣的纷纷赞同。
“好主意,明军人数不多,一旦没有船上舰炮的支援,绝不是我军的对手。”
一名年轻的大臣兴奋地跳了起来,挥舞着手臂,大声说道。
“是啊,听说明军不过数千人而已,我军的兵力,可是明军的数十倍之多。”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我们还有大象!数百头大象,光是踩,都能不费什么力气,将几千明军全部踩死了!”
一名肥胖的大臣拍着肚皮,哈哈大笑,仿佛暹罗已击败明军,取得胜利。
“总是要和明军打一仗的,怎能未战先怯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气氛越来越热烈。
朝堂上,主战的大臣,很快便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这一方面是因为收受人贩子贿赂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自然极力主战。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任何国家,在没有经历战败之前,“对外强硬派”往往都是大多数。
人都是有“自大”心理的。
特别是在没有出手较量之前,都会不自觉地“高估”自己,“低估”敌人。
说到底,国家也是由人组成的。
朝堂上的大臣也是人,他们的心态自然也不例外。
当然,若是被打败,很多人会迅速转变心态,沦为对外的“跪族”,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如同在鸦片战争之前,大清的统治者,是一点都瞧不上洋人的,自以为天朝上国,无所不能,洋人不配给大清提鞋。
直到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败。
才开始“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屈辱操作。
开始“跪舔”洋人!
与女真三部不一样,暹罗毕竟距离大明更为遥远,对大明的赫赫威名,还没有十分深刻的感受。
再加上大臣们的盲目自信,自然很想与明军试一试,一较高下。
“那就试一试吧!”拉玛菩提二世紧咬着牙关,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绝,终于下定了决心。
然而,话虽如此,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被一层浓浓的不安所笼罩。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他的心脏。
退朝之后,拉玛菩提二世一刻也没有耽搁,带着一批精锐的亲卫人马,悄然离开了繁华的大城府,赶赴前线。
不过,他并没有前往自己国家军队的主营地。
暹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身为暹罗的王,拉玛菩提二世不仅是世俗权力的掌控者,更是神在人间的化身。
这个特殊的身份,让他一般不会直接参与军队的作战指挥。
更何况,此次他是瞒着满朝文武百官,偷偷前来,心中更是多了几分谨慎。
他站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俯瞰着这片即将成为战场的土地。
很快,便看到了步伐整齐、昂首挺胸踏步前进的明军。
也看到了不远处严阵以待的暹罗象军,数百头大象身躯庞大,犹如一座座移动的小山。
踏!
踏!
踏!
数百头大象,在暹罗军队的声声吆喝与皮鞭驱使下,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向着明军行去。
每一步落下,都似乎能让大地为之震颤,扬起一片尘土。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大大出乎拉玛菩提二世的意料。明军面对这等身形巨大、气势汹汹的巨兽,竟没有丝毫的骚动与慌乱。
士兵们如同一棵棵苍松,屹立不倒,眼神坚定。
就好像在他们眼前的,不是凶猛的大象,而是一群温顺的羔羊。
见到这一幕,拉玛菩提二世的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妙预感。
明军的镇静太反常了,反常得让他脊背发凉。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拉玛菩提二世当然不知道,有关暹罗象军的消息,明军早就通过情报人员掌握得一清二楚。
不仅如此,明军将领还提前向士兵们做了详细的心理建设和科普。
让他们对大象的习性和弱点都有了充分的了解。
知己彼知,百战不殆。
所以此时士兵们见到象军,自然不会有什么惊奇和意外,反而有些兴奋,因为一切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杀!”
指挥作战的暹罗将领却丝毫没有察觉到明军的异样。
此刻的他,正意气风发地站在大象高高的象背上,俯视着战场,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踏踏踏!
踏踏踏!
踏踏踏!
数百头大象,在暹罗士兵更加猛烈的驱使下,犹如汹涌的潮水,向着明军发起了疯狂的冲击。
大地在它们的脚下颤抖,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肃杀的气息。
明军阵营里,朱寿看着越来越近的象军,冷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大象看着确实挺吓人的,那庞大的身躯,仿佛能碾碎一切阻挡在面前的东西。
但他心中清楚,明军早有准备,此次登陆,他们带来了不少带着轮子的炮车,行动便捷,威力巨大。
同时,明军士兵皆配备了极为先进、威力惊人的火枪。
在枪炮面前,体形庞大的大象,其实也不过是一只移动的肉山罢了。
枪炮之下,众生平等!
大象也不例外。
“开炮!”朱寿果断下达命令。
“轰!”
“轰!”
“轰!”
早已准备就绪的明军大炮,瞬间吐出了一条条愤怒的火龙,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紧接着,阵地前排的明军士兵整齐划一,举枪射击,枪声如爆豆般响起,震耳欲聋。
枪炮一响,战场上的局势瞬间逆转。
一头头的大象,在强大的火力攻击下,无力地倒了下去。
在威力强大的火枪火炮面前,看上去极其威风的大象,就像是“纸糊”的一般,一戳就破!
它们那庞大的身躯,原本用来威慑敌军,可此刻,却反而成了暹罗军队的噩梦。
被火枪火炮击毙而倒下去的时候,顺带压死了一片跟随大象一起前进的暹罗士兵。
许多士兵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就被无情地掩埋在大象的身躯之下。
更致命的是,剩下的大象,很快便失去了控制。
它们被火枪火炮的轰鸣声和硝烟吓破了胆,惊慌失措。
不管象背上的人如何声嘶力竭地驱使,如何拼命地挥舞皮鞭,受惊的大象都完全不听。
它们胡乱跳跃,将象背上的人一个个狠狠甩下来。
一头头的大象,迅速调转方向,朝着后方的暹罗军队,疯狂地践踏逃去!
……
ps:今天爸爸突然因病住院,在医院折腾了一天,晚上才回来,故而现在才更新,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