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最后的通碟!谋算与开战!
那名暹罗大臣满脸涨红,手指如戟,直直地指向李思聪,怒不可遏地怒吼:
“你口口声声说的那些人,不过是在我阿瑜陀耶境内驱使奴隶开采矿产罢了。”
“你说那些奴隶是被拐骗、绑架而来,这跟我阿瑜陀耶王国有什么干系?”
他猛地一甩袖子,脸上写满了不屑。
“你们明国,还是先管好自己境内的百姓吧。”
“到了我阿瑜陀耶境内,就得受我国律法的保护。”
“又哪有再按照明国律法定罪抓人的道理?”
那些人贩子能在暹罗、蒲甘稳稳立足,自然少不了对当地官员大肆贿赂。
眼前这名官员,平日里就收受了不少好处。
而且,他自己家中还豢养着从大明买来的“奴隶”。
如今大明要求放人,他又怎能不跳出来极力反对呢?
此言一出,其他暹罗大臣也纷纷按捺不住,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
“想要我们协助抓人,绝无可能!”
“明使,你这分明是故意栽赃陷害!我阿瑜陀耶王国乃是人间佛国,佛光普照,又怎会做那藏污纳垢之事?”
“对,完全是子虚乌有之事!”
“我看分明是明国的人,不堪税赋重压,逃到我阿瑜陀耶求生,你们明国竟然还不肯放过他们,一路追到我国来了?”
“什么供词供状,谁知道是不是屈打成招而来的呢?”
“说不定就是明国故意编造的,目的就是为干涉我国内政,找个借口罢了。”
一时间,大殿内各种指责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但归根结底,他们表达的无非就是一个意思:坚决不承认有这样的事情在暹罗发生,即便真有,也认定明国无权干涉!
李思聪仿若一尊雕像,静静地站在那里。
对这些喧嚣之声充耳不闻,他的目光,自始至终都直直地盯着眼前的暹罗国王。
根据他之前多方探听来的情报,这位暹罗国王虽然登基仅仅两三年,却有着超乎常人的雄心壮志,手段也极为高超,早已将朝政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暹罗国内,他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说白了,大臣们的言论固然聒噪,但真正能做决定的,还是这位年轻且强势的国王。
拉玛铁菩提二世静静地听着下方大臣们的激烈议论。
迎着李思聪那如利刃般的目光,半晌,他终于举起手,示意大臣们安静下来。
随后神色平静地问道:“那么,敢问明国的皇帝,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吗?”
“有!”
李思聪毫不迟疑,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鉴于贵国之前的种种表现,我大明皇帝要求,贵国必须签署一份保证书,切实保护我国商人和民众在贵国的利益与人身安全,确保类似的事情今后绝不再发生。”
“此外,大明和暹罗可以互派使节,长期驻扎在对方的都城,以此来维护本国商人和民众在对方国家的合法权益。”
拉玛菩提二世微微点头。
“好,此事本王已经知晓。”
他的目光深邃,语气平淡,不带情绪,让人捉摸不透。
“本王需要些时间来慎重考虑。”
李思聪闻言,微微一怔。
他原本以为对方会当场拒绝,毕竟,之前大臣们的态度那般强硬。
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国王,竟远比他的臣子们冷静和理智得多。
“我国民众此刻仍然被囚禁在苦难之中,我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拖延。”
李思聪的态度异常强硬,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最多三天!”
“三天之内,如果贵国不能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那我便视作贵国拒绝了。”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
“到那时,大明的天军,便会在暹罗登陆,自行来解决这个问题。”
听到这句话,拉玛铁菩提二世的眼眸深处,一丝杀机如闪电般隐现,旋即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这极细微的变化,还是被李思聪敏锐地捕捉到了。
“我知道了,明使还有什么其他的事吗?”拉玛铁菩提二世神色恢复平静,淡淡地问道。
李思聪沉声道:“那我就静候贵国给出回复了,今日先行告辞。”
说罢,他向着拉玛铁菩提二世拱了拱手。
随即转身,带着一同前来的随从,头也不回,大步走出了大殿。
随着李思聪那沉稳且坚定的背影消失在大殿门口,刚刚因他离去而短暂沉寂的大殿,瞬间又被嘈杂喧闹的声音所填满。
“大王,这明使实在是太过无礼,臣恳请将其斩首,以此来彰显我阿瑜陀耶的国威!”
一名满脸横肉的大臣,猛地向前踏出一步,双手抱拳,满脸怒容,声嘶力竭地吼道。
“对,这明使的行径太过分了,不杀他,实在难以平息我心中的怒火!”另一位大臣也跟着跳了出来,挥舞着手臂,义愤填膺地叫嚷着。
“明国虽说强盛,但我阿瑜陀耶也绝非任人欺凌的软柿子,凭什么要向他明国低声下气?”又有大臣挺直腰杆,一脸傲然,鼻孔朝天,大声反驳道。
“明国的百姓,被贩卖到我阿瑜陀耶沦为奴隶,那他们就是主人的私产。主人对奴隶,要打要杀,都是天经地义之事。至于这些奴隶是怎么来的,跟我们阿瑜陀耶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凭什么要去过问!”一位瘦高个大臣,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冷冷地说道。
“说得太对了,就算他们是被海盗强行掳掠而来,成了奴隶,那也是他们命中注定。他们就该老老实实认命,好好当奴隶,积累福报,期盼下辈子投个好胎!”一名大臣一边抹着额头的汗珠,一边随声附和。
“佛祖说过,凡事皆有因果报应。这些人这辈子沦落为奴隶,必定是上辈子造下了罪孽。什么折磨,什么虐待,这不过是他们在偿还上辈子欠下的孽债!”一位身着僧袍的大臣,双手合十,一脸虔诚,摇头晃脑地说道。
“我阿瑜陀耶绝不能向明国低头!”
许多人高呼,情绪愈发激动。
“耻辱啊!耻辱啊!这明使如此嚣张跋扈,逼迫我国,这对我阿瑜陀耶来说,就是奇耻大辱。他在朝堂上公然向我王发出限期,更是我们全体大臣的耻辱!不杀明使,我等愧为大王的臣子!”一名年长的大臣,痛心疾首,老泪纵横,捶胸顿足地喊道。
“杀了他!”
“向明国宣战!”
“杀了他!”
……
一时间,暹罗朝堂上,喊打喊杀之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仿佛要将屋顶都掀翻。
然而,这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实际上与众人口中所说的理由并不一样。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时至今日,贩卖奴隶的生意,早已深深牵扯到朝堂上众多官员的切身利益。
他们要么收受了大量贿赂,要么直接入股参与其中,自然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向大明屈服。
在他们狭隘的认知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明使,就能彻底断绝与大明讲和的可能,也能永远消除向大明交人的隐患。
至于因此而与大明开战?
反正大明虽强,却远在万里之外。
他们满心以为,大明根本不可能劳师远征。
就算是海上那些威风凛凛的大明战舰,听闻船坚炮利,极为可怕。
但这帮鼠目寸光、见识短浅的暹罗众臣,根本无法想象,大明的海军竟能上岸来进攻阿瑜陀耶。
若不能上岸,那战舰即使再厉害,也可以不必过问。
大殿上方,拉玛铁菩提二世静静地坐在王座之上,并未受到朝臣们激烈议论和疯狂鼓噪的丝毫影响。
他神色平静,目光如炬,环视着下方的众臣,冷静而沉稳地说道:“明使远来是客,我们不可无礼相待,更不能随意杀害。”
“至于明使所提议之事,大家都需好好斟酌一番,思考该如何妥善应对,切不可过于冲动行事。”
这时,一名大臣快步出列,神色焦急,拱手说道:“大王,臣听在海岸边上守卫的将领上报,明军的战舰配备有神威大炮,一旦万炮齐发,那场面犹如天雷降临,有着神佛莫测之威,我国切不可轻易与明国开战啊!”
虽然暹罗的大臣大多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但还是有头脑清醒之人,看到了大明的强大实力,深知阿瑜陀耶不可与之正面抗衡。
“怕什么,他们的战舰难道还能上岸不成?”立即有人跳出来,满脸不屑,大声反驳道:“不过是能在海边轰上几炮罢了,根本不值得我们忧虑。”
另一名大臣也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大王,臣以为,当下还是继续拖延为上策。”
“就说我国已经在全力彻查此案,但需要充足的时间,三天时间实在远远不够,恳请明使耐心等待。”
“只要我们拖的时间足够长,海上的明军战舰,不可能一直停在海上,会因补给等问题而返航。”
“等明军撤走了,我们再向明使摊牌,就说查无实据,实在恕难配合行事。”
“到那时,没了明军的撑腰,明使也只能无奈接受我们的说法。”
他的话音刚落,又有一名大臣上前一步,建言道:
“大王,按明使的说法,明国此番前来,不仅是问罪我阿瑜陀耶,还提及了蒲甘,也就是如今的勃固。”
“我们可以即刻派人将消息传递给勃固,大家携手并肩,共同应对明国。”
事实上,此时的蒲甘王朝早已分崩离析,整个国家深陷内战的泥沼,战火纷飞,百姓生灵涂炭。
但在那片混乱的土地上,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当,属那所谓的勃固王朝。
虽说蒲甘的地方上,仍存在着一些零零散散的割据势力,但勃固王朝基本上全盘继承了蒲甘王朝的所有领土与军事力量,已然成为那片土地上的新主宰。
一直以来,勃固与阿瑜陀耶的关系都算不上友好,双方之间龃龉不断。
不久前,更是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两国边境硝烟弥漫,百姓苦不堪言。
然而,此刻面对大明那强大的压力,暹罗的大臣们纷纷提议,两国应暂时摒弃前嫌,携手联合。
拉玛菩提二世微微颔首,神色平静却又透着几分算计:“你们所言,皆颇有道理,就这般行事吧。”
“一方面要不遗余力地想法子拖延明使,能拖多久是多久。”
“另一方面,多派遣人手,务必将明军战舰的真实威力探查清楚,弄明白对方究竟能否上岸作战。”
“另外,即刻派人快马加鞭赶赴勃固,通知波隆悉都,就说明军马上就要挥师进攻勃固了!”
“最好,能设法鼓动勃固派遣军队,前去试探出明军的真实实力。”
另一边。
李思聪昂首挺胸,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径直返回住处。
身旁跟随而来的副官见状,微微凑近,压低声音,略带担忧地说道:“大人身为使节,方才在暹罗的朝堂之上,态度如此强硬,直接向他们国王下达最后通牒,这般做法,恐怕不太妥当吧?”
李思聪神色一凛,振声道:“有何不妥?我们此番前来暹罗,肩负的是告知他们,此事必须得办,毫无商量余地。”
“他们若不配合办理,那我大明便亲自出手。”
“我们可不是来求他们的,何须低声下气!”
“千万别忘了,我们一言一行,皆代表着大明的国体与尊严!”
“是,大人教训得极是。”副官被一番话语呛得无言以对,只能连连点头应声。
李思聪又接着说道:“如今,我们的任务已然完成,今日便离开此地。”
“离开?”副官满脸疑惑,大惑不解,瞪大了眼睛问道,“我们身为使节,若就此离开,要去往何处呢?”
李思聪嘴角泛起一抹冰冷的冷笑,道:“我瞧这暹罗朝堂之上,尽是些无知又自大的鼠辈,他们根本还不清楚我大明天军的厉害。”
“这些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非得让大明军队出手,给他们狠狠地上一课,他们才会乖乖低头服软。”
“我们继续留在此地,不仅毫无益处,反而会对大明军队征伐大城府造成阻碍。”
“一旦明军发起进攻,暹罗必定会拿我们使团的人开刀,以泄心头之恨。”
“与其在此地白白丢了性命,倒不如趁早撤离。”
副官听后,忍不住反驳道:“可我们身为大明使节,若是就这般逃离,岂不是会让暹罗以为我们惧怕他们,这岂不是有辱大明国体?就算是死,我们也应当死在这里,怎能临阵脱逃呢?”
“迂腐!”李思聪眉头紧皱,厉声训斥道,“今日在暹罗的朝堂之上,我已经当着暹罗所有大臣的面,向暹罗国王拉玛菩提二世下达了最后通牒。”
“接下来的三日,我们只需静静地等待消息。”
“在哪里等待还不是一样呢?”
“我们返回明军的阵地,既能保全自己的性命,也可避免让明军有所顾忌,投鼠忌器。”
他微微顿了顿,正声道:“我李思聪绝非贪生怕死之辈,但也不会毫无意义地白白送死。”
“若我们留在此地,明军向暹罗开战,暹罗必定会将我们使团的人全部投入大狱,严刑拷打。”
“使团里面的人,万一有谁经受不住酷刑,向暹罗投降求饶,那才是真正的有辱国体。”
“我们先行一步,等三日后,再以雷霆之势打回来,如此便不失国体。”
副官听后,拱手道:“大人所言极是,是下官考虑欠妥了。”
随后,两人迅速返回住处,当机立断,开始收拾行囊,带领着使团的全体人马,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连夜离开了大城府。
待到暹罗人发现时,他们早已与明军成功会合。
很快,拉玛菩提二世派遣使者前来,振振有词地表示,案情极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审理,以查明真相。
声称三日时间远远不够,至少也得三个月,甚至可能需要更久。
对此,明军统帅朱寿和使节李思聪态度坚决,断然拒绝。
三日时光,转瞬即逝。
“既然暹罗完全不将我大明放在眼里,对暹罗境内发生的大量残害大明百姓的恶劣行为,始终置若罔闻,不予理会,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开战吧!”
当日,明军果断向海岸线上的暹罗军队开炮,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紧接着,大军正式登陆暹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