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 综穿:反向剥削,系统给我打工-第379章<br /> <b>Warning</b>: Undefined variable $pagename in <b>/www/wwwroot/www.yannuozw.com/read.php</b> on line <b>67</b><br /> ,佚名,言诺中文

第379章

同时,连带着对十四贝勒这个丈夫的怨气也越加的浓重。

你们母子要跟皇帝别苗头、争长短那是你们的事,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将她的两个儿子置于险境。

前次中毒一事,若不是皇帝临到头心软了一瞬,如今她的儿子焉能还有命在?

不行,她得要想个办法自救!

翊坤宫里,华贵妃在正殿接见了奚峤。

自从有了丰生格公主,华贵妃的妆扮多以素雅温馨为主,再不复以往的奢华隆重。

但这样简素的服饰并未有损她的仪态万千,反而为她添了一抹慈爱温馨,让人更觉亲近。

今日她的打扮也很是简单,旗头上只戴了代表贵妃身份的凤钗和两只珠花,整个人有内味外透着一股爽利。

“妾身请贵妃娘娘安。”

奚峤屈膝蹲身,对着华贵妃行了一礼。

“福晋莫要多礼。”

华贵妃格外和善的,亲自上前来扶起奚峤。

“咱们自家人何必见外,之前没能当面跟福晋道喜,本宫还颇觉遗憾,今日虽迟了,但本宫还是想要补上,恭喜福晋了。”

奚峤对着她一笑,毫不避讳的道:“娘娘的心意妾身收下了。不过若要细论,该是妾身先来跟娘娘谢恩才是。”

“虽那日太后中风,孙竹息一再表示跟娘娘无关,但据妾身所知,太后不可能因您被算计而气恼吐血。”

奚峤是真的不知道华贵妃跟太后之间发生了什么的,但是根据后面发生的事,和剧情里年羹尧助敦亲王宫变来看,多半是贵妃替十四贝子府传信给太后了。

十四贝子和敦亲王都是八王党,年羹尧跟敦亲王有交情,不可能跟十四贝子不熟悉。

关于这事她没有多说,只是含糊一句带过,继续道:

“那日娘娘等人离开寿康宫后,孙竹息便以庄小主和六阿哥威胁妾身,让妾身自请入十四贝勒府中为妾。”

她脸上露出讥诮的笑容:“不想,皇上却早已洞悉了太后的算计,当晚一到钟粹宫,便直言问妾身,愿不愿嫁给穆郡王。”

这话当然诓贵妃的。

年家可不能倒了,小六想要争皇位就必须有人有权。

可是年家私底下却跟十四贝勒有来往,这要是被皇帝查到,年家未必能跳出原剧情里那抄家灭族的结局。

华贵妃瞳孔一缩,皇帝知道!

可是皇帝怎么会知道?

她做的那样隐蔽,传信的也是家族给的暗线。

太后不可能主动跟皇帝提起的,因为皇帝那时候是真的对十四贝子府动了杀心的,太后那老虔婆若敢多言,只会让皇帝越发反感,进而对十四贝子一家子更加恼怒、杀意更甚。

是家里给她安排的人暴露了?

不、不对,若是暴露了,那封信不可能经她之手到寿康宫里。

如此,那就只有一种可能:皇帝在太后那老虔婆身边安插了眼线!

若是这样,那现如今皇帝岂不是已经知道了她和年家与十四贝勒府有往来?

华贵妃瞳孔震动,默默咽了咽唾沫。

她得尽快将这事告诉家里才是。

华贵妃虽心里慌乱,但好歹面上还稳得住,勉强收敛了胡思乱想的心神,看向奚峤道:“那倒是巧了,本宫也不过是想出口恶气而已。”

奚峤恭维道:“于娘娘只是顺手一为,可对妾身而言却如再造之恩。孙竹息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六阿哥不该有一个为奴为婢的亲姨母。”

“若非沾了娘娘的光,妾身哪能有如今这样既尊贵体面又自在逍遥的日子。妾身对娘娘的恩德没齿难忘。”

说着,她又起身对着华贵妃行了一礼,神色之间满是浓浓的感激,言行也格外郑重认真。

华贵妃被高高捧起,心情倒是好了许多,笑着对她摆手,“好了好了,不过小事一桩哪里值得这般隆重,别拘着礼了快坐下吧。”

“本宫今日特地留你下来,原本是有件要紧事与你商量,只是……”

华贵妃面露迟疑,才听奚峤说了皇帝监视太后,她难免担心皇帝也派人监视者年氏一族的动向。

年氏一族扶持六阿哥争夺皇位,自然少不了钱财的支撑。

而众所周知固山贝子胤禟善于敛财,偏他子嗣多,爵位也低得不能再低,又与皇帝有旧怨,不得不为子孙后辈筹谋打算。

恰好穆郡王这边又无人继承王爵, 身后更是无人无权无财。

他们年家有权有人,固山贝子有钱,穆郡王福晋有爵位,这可不就是正正好嘛!

这想法虽好,可奈何有风险。

奚峤一时猜不透华贵妃所求,只提高了警惕的表态:“娘娘但说无妨,但凡是妾身能出力的,妾身绝不推诿。”

华贵妃娥眉微颦,朱唇几番无声的张合后,到底没有直接道出家族的意思,而是委婉的问她:“你可有心仪的嗣子人选?”

奚峤的眼皮一跳,也没说又或者没有,只是如实说了自己的想法:“娘娘,六阿哥还小,如今还远不到下注的时候。”

华贵妃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距离六阿哥长大成人还有太久,过早定下继承人,只会引来各方注视,于好处上倒是未见得能有多少。

若是王爵的继承者悬而不定,有心于此的人,定会闻风而动聚拢在爵位周侧,为夺得爵位而大献殷勤。

空置,才是最上乘、最有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