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风云52
桐桐一脸笑意的进了会议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黄献紧跟着进来,然后过来低声问:“先生让我问一下,林荣年林董还没到吗?电话也打不通。”
“姑姑在度假,不想叫人打搅!她说了,全权委托给我。”桐桐看了黄献一眼:“不用等,可以开始了。”
黄献出去之后,麦瑞才说:“林董的助理在休息室,要请他来吗?”
派了助理来处理委托权的吧!他说“不用了!准备开始吧。”
林鼎山进来的时候,会议文件都发在每个人手里了。桐桐翻了翻,这次召开董事会就是为了零售集团的。
零售集团几乎垄断了X国的零售业,但它又不仅仅局限在X国,它的零售连锁近些年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很普遍和常见。
林鼎山坐在上面:“针对零售业、零售价格,Z府下发的通知诸位已经看了。接下来怎么应对,这是今天会议的第一个议题。”
话题扔出来,负责零售集团的哈迈就先道:“价格上涨,这是通货膨胀导致的!零售业分为食品和日常用品。其一,原材料涨价;其二,工人工资上涨。
这就导致了我们的成本跟着上涨。每个环节的工人工资上涨,都会导致最终的价格上涨。我认为Z府此举,有过度干预的嫌疑。”
桐桐翻看手里的报告,报告上列举了不少数据,她看的直皱眉头。
因此,在对方停顿下来等着董事们看报告的时间,她就先抬起头,将话筒拉的近了一些,对这个报告提出质疑:“我有一个疑问。”
哈迈看过来:“请讲。”
“我看到了报告上面的数据,比如,在文体类里,你列举了羽毛球拍,列举了篮球,诸如此类的物品,也看的出来,这些物品的涨幅都不算大!而同时,你也列举了钢笔、铅笔等文具,以及作业本等物品,涨幅略低于体育用品的涨幅……但是体育用品的销量是多少?日常的学习用品,它的销量又是多少?”
这就是为了业绩在耍流氓。
比如一个家庭,买一副羽毛球拍用好几年,就是一百块一副,你涨到一百五,这也不影响啥。能有闲情逸致打羽毛球的,他们的生活至少是过得去,甚至于小康。
但是,对于日常消耗的呢?比如孩子学习用的,几乎家家都在买,隔三差五就得买,这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用的东西。
原本一块的,现在涨到一块五,这能和羽毛球拍的涨价等同吗?
所以,羽毛球拍一天的销售量是多少,日常的学习用品,它的销售量又是多少。
一个超市,一天两幅羽毛球拍都未必卖的出去,而学习用品,但就本子来说,销售量平均下来在两千上下。
这是很容易算的一笔账,对吧?
“还有你这个食品类!”桐桐翻着报告:“你列举了酒水、列举了保养品,也列举了诸如速食品、调料品。我请问,价格三百以上的酒水和厨房所用的料酒涨幅一致,这是什么逻辑?一罐燕窝和泡面的涨幅一致,这又是什么逻辑。
酒水里,啤酒的涨幅和红酒的涨幅是一样;而营养品里,豆奶粉的涨幅和燕窝的涨幅是一样的。干鲍鱼的涨幅和料酒泡面的涨幅是一样的,这样的数据放在一起,请问是怎么考虑的?”
难怪Z府干预,这也太明目张胆了!甚至于明目张胆的有些过分。
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羽毛球拍都不是必须品,更何况是价格高一些的红酒、燕窝和干鲍鱼了。
哈迈扶了扶眼镜:“这是产品类型的一份对比报告……”
桐桐认真的听着,结果对方说完就闭嘴了,再没有其他的了。
她就:“……完了?”
哈迈点头:完了!内部会议,需要解释什么?这是我们的市场,我们说了算。
林鼎山看见孙女的眼睛瞪的圆溜溜的,不由的就笑了,这就是叫她回来参与的原因。她的思维方式和大家都不一样,她也该知道更多人的想法了。
哈迈不说话了,林荣明就朝前坐了坐:“……平康的质疑很有道理!这样的报告不怕外传,因为商品就在那里放着呢,做市场调研也能拿到一份比这个更详尽的报告。因此,只这么跟Z府僵持着终归不是办法。”
吉董就道:“四少有话尽管说。”
林荣明看了桐桐一眼,这才道:“在华国有一个非常敏感的东西,就是他们对垄断深恶痛绝。保障民生,就坚决不能出现垄断!这也叫我有了不一样的反思,比如我们在国内的一些行业的垄断,时间久了,必然招致不利。
所以,我认为,可以在海外持股另一家公司,甚至持股三家四家公司,将其‘引进’回来。如此,便打破了垄断,想成了‘竞争’。”桐桐:“……”也就是说林氏再控股几家零售公司,就相当于左手和右手。好似两个零售公司因为竞争打的不可开交,可其实,背后是一个资本。
眼花缭乱的竞争那是糊弄消费者的,资本依旧掌握着市场的定价权。
林平乾就道:“当然了,也该考虑市场。可以将市场分等级!零售也一样,高端零售,中端零售和低端零售,以满足各个收入群体的需求。”
反正是不管怎么操作,升上去的价钱再想降下来,这个别想了。
你要是跟钱过不去,你做的什么生意。
桐桐:“……”一屋子资本家呀!黑!这可真是黑的离谱。你说它的镰刀太锋利,它把镰刀改成了剪刀的样子,施展了障眼法之后,该怎么收割还怎么收割,且收割的一点也没比之前少。
林鼎山看看儿子,再看看孙子,这两人提出的方案都是行之有效的。
他看向孙女:“今儿是内部会议,畅所欲言。有什么想说的,不要有顾虑。”
桐桐将话筒往前拉了一下:“其实今天这个会呀,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叫做竭泽而渔。非要把这一池水抽干了,去捕捞里面的鱼,这并非智者所为呀!
我在春季的时候,跟着姥姥、姥爷去乡下,摘过槐花。我们会把槐树的树枝一起折下来,再将槐花一串串的摘下来,拿回去做菜。槐花一年只采摘这一次,也只那个季节能吃。
所以,折下了树枝,撸下了槐花之后,对树没有太大的损害。还会因为折断了树枝,明年发出更多的枝丫,开出更多的槐花。
这就是像是高端产品,大部分消费者一年只消费那么一两次,它的涨幅高一些,打造奢侈品牌,这是可行的。”
向高消费市场要利润!
“我姥姥也会在楼下花坛的空地上种一些韭菜,韭菜割掉一茬,一定得追肥,要不然,它就长不旺盛。这就像是大众市场,需要保护,需要蕴养。这是个非常浅显的道理。
这次出现的问题,大家都在讨论,怎么样应对眼下的Z府给难题,而非解决问题本身。这个问题的本身是什么?是利益!那哪种更符合林氏的利益呢?”
桐桐看了哈迈一眼,就继续道:“有一段时间,我舅舅带着我姥姥出门旅游了,种的韭菜就交托给保洁阿姨,请她不时的给浇浇水,要是韭菜长起来,可以割回家自己吃。
于是,这个保洁阿姨割了一茬,在第二茬还没长大又割了一茬,怕的是我姥姥突然回家,她割不上了。她急切的想获取这个利益,给了水,却不会给肥!于是,等我姥姥回来,那再长出来的韭菜又细又黄,生长极其缓慢。”
哈迈眼睛一眯,不由的朝这个大小姐一眼。她在暗讽自己是那个急功近利的保洁阿姨!
桐桐抬起头与哈迈对视:“现在林氏零售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是为了业务在某个人的手里,给对方的业绩添砖加瓦呢?还是为了林氏的整体以及长远利益考虑?
若是为了个人的业绩和眼前的得失,那就得狠命的割韭菜;若是为了林氏的整体以及长远的发展,那就得蕴养‘这片韭菜地’。
不管是引入‘竞争’,还是将市场分级,那都属于后续的经营问题。但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永远都是市场!
而市场是水源,保证水源的活性才是根本。蕴养市场,市场就是泉水,不分昼夜汩汩涌出,于是财源滚滚来;而压榨市场,市场就是一摊死水,舀干净了就什么都不剩了。
因此,别被一叶障目!有些看似是维护林氏的利益,其实并不是如此!我认为舍弃眼前,考虑长远,这才是符合林氏利益的。”
说完,她将话筒推开。
会议室静悄悄的,没人说话。
麦董先笑道:“……我赞同小林董的看法!零售集团需要作出改变。”
哈迈看了吉董一眼,就道:“做出改变,业绩必然会下降。但是,我们可以接受这种下降,去寻找其他的增长点。
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临时增加一个提议,那就是向HUA国和其他D南亚国家拓展市场,尤其是HUA国,十多亿人口。零售连锁,我认为HUA国在将来会成为我们最大的市场。”
桐桐挑眉,这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
投资是什么?投资就是把地卖给你,你得盖楼,得用我们的建材,得用我们运输,得用我们的工人。
带动的是当地的经济,方便的也是当地的百姓。
所以,投资零售,那就投资零售呗。
看得见利益就行!只要看的见利益,朝那边投资的越多,捆绑的越紧密,这不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