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章 老家人
重新坐上马车之后,苏老爷感叹:“像这种大买卖,我胆子小,从来不敢下手。”</p>
“不像赵兄和郭兄,胆大发财。”</p>
虽然他如今也算富贵闲人,但他靠的不是自己,而是两个闺女,闺女嫁得太好。</p>
在闺女飞上枝头变凤凰之前,他家只算小老百姓,每天买两斤青菜都要讨价还价。</p>
郭老爷连忙恭维他,眼神精明,笑道:“郭某反而羡慕您,运气好,天生好命,不像我,是个劳碌命。”</p>
马车的轮子正滚滚向前,轱辘轱辘响,仿佛在跟着拍马屁。</p>
赵东阳大气地笑道:“咱们三个,都不错。”</p>
另外两人哈哈大笑,确实挺开怀。</p>
郭老爷又叮嘱赵东阳,说:“给钱之前,一定要调查掮客和买家的底细,让他们带着地契去官府,确定地契的真实。”</p>
“如果掮客讨要定金,您就搬出唐大人的官员身份,对他说,既然山庄的买家那么多,万一几个买家都出定金,怎么办?”</p>
赵东阳点头答应,拍一下大腿,笑道:“以前,我在老家做买卖时,可爽快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场下手。”</p>
“如今人生地不熟,没办法。”</p>
郭老爷笑道:“以后常住京城,肯定越来越熟。”</p>
赵东阳点头,笑眯眯。</p>
苏老爷有点汗颜、惭愧,说:“可惜我在京城住了这么多年,连路都没走熟,这里又大,又复杂,人又多,哎。”</p>
赵东阳拍拍他的肩膀,劝道:“老苏,你如果像我一样,天天出来玩,就混熟了。”</p>
苏老爷摆手,敬谢不敏,微笑道:“我如果不在家种菜,孩子她娘肯定骂我。”</p>
他家的菜多到吃不完,经常给赵家送。</p>
虽然来京城这么多年,但苏老爷和苏夫人最信任的还是几个岳县老乡,以及女儿女婿,基本上没结交什么新朋友。</p>
他与精明的郭老爷和贪吃贪玩的赵东阳很不一样。</p>
— —</p>
回城之后,各回各家。</p>
王玉娥赶紧向赵东阳打听情况。</p>
赵东阳先坐下喝茶,故意卖关子,等口不干舌不燥了,才说:“山是好山,田也是好田。”</p>
王玉娥有种田的经验,赶紧又问:“离水源近不近?”</p>
赵东阳道:“附近有条小河。”</p>
王玉娥放心多了,道:“赶紧买吧,到时候请人种田、种菜、打理果树,养鸡鸭鹅,还可以养猪,以后咱家每天买菜的钱都可以省下。”</p>
家里人多,还有那么多学童,买米买菜买肉也是很大一笔开销。</p>
王玉娥天天算账,心里一清二楚。</p>
赵东阳翘起二郎腿,摇啊摇,说:“郭老爷让我别急,明天再去看看,如果讨价还价顺利,就去官府把地契过户。”</p>
“掮客说有好几个潜在买家,但不晓得他的话是真是假。”</p>
王玉娥对掮客有偏见,撇嘴,不假思索地道:“老家的赵中也是做掮客生意的,他们嘴里的话,十句有五句是假的。”</p>
赵东阳伸个懒腰,转头看铜壶滴漏,问:“乖女呢?”</p>
王玉娥说:“接巧宝去了,她说还要去张太医家,傍晚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