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第283章 皇帝比诗,以量取胜<br /> <b>Warning</b>: Undefined variable $pagename in <b>/www/wwwroot/www.yannuozw.com/read.php</b> on line <b>67</b><br /> ,八十一天,言诺中文
八十一天 作品

第283章 皇帝比诗,以量取胜

“隋朝亡了二十年,唐太宗还没用完隋文帝留下的粮食、布帛,贞观盛世还有隋文帝的功劳?!”

“隋文帝要是没本事,也不会被那个叫哈特的美国人写进书里,那个美国佬总不会是他的后代吧?他也不可能给那个美国佬送钱啊!”

“古代保存条件有限,粮食不能长期保存,隋文帝留下的粮食到唐太宗时期还没吃完,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皇帝是谁呀?”

“肯定是秦始皇!”

“不能是汉高祖和汉武帝?是他们塑造了汉族!”

“钓鱼执法,这一手够阴的!”

“肯定有不少官员在心里骂隋文帝!”

“大胆点,既然骂了,肯定连祖宗十八代一起问候。”

——

[圣人莫缘可汗,莫缘是啥意思?]

[富有的。]

[但凡北周武帝多活两年,统一天下没有隋文帝的事。]

[还有人说,如果柴荣不死,赵匡胤没机会篡位,柴荣能统一天下,收回燕云十六州。历史没有如果,也没有但凡,现在说这些都是废话。]

[杨坚是跟司马懿一样的人。]

[他儿子杨广,比胡亥更败家。]

[这个我同意。胡亥要面临赵高和六国遗族,还有苦秦久矣的天下庶民。杨广接手的是一个盛世,结果他硬生生的给玩没了!]

[或许隋朝内部确实有问题,但绝对比胡亥接手的秦朝强!只要杨广不犯大错,不使劲折腾,隋朝亡不了!]

[粮食布帛,这事早就辟谣了,还拿出来说,纯纯营销号。]

“假的?”

“我还以为是真的呢!”

[如果连这都是假的,那杨坚凭什么排进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人?连刘彻、李世民、朱元璋都没排进去。就凭他是第一个被草原民族称为可汗的?]

[我记得以前杨坚排第八十二。另一个进入排名的古代皇帝,是秦始皇嬴政,排第十八。]

[一个美国人弄出来的排名,千万别当真。]

[这本书的排名根本不准,偏向西方。]

[成吉思汗也排在其中,算上他,100人里面,咱们中国古代皇帝占三个。]

……

【假如古代皇帝在一起比诗】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听着这前两句诗,无数诗人懵了。

汉朝的刘邦、司马相如,汉末三国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再到唐朝的李世民,后面的李白、杜甫,宋朝有名的诗词大家,一脸迷茫。

这诗的水平……低的离谱。

“这也能叫诗?!”

“打油诗怎么不是诗?”

【“后面呢?”】

【“后面……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也就最后一句有点诗的影子!”

“这样的诗我也能写出来。”

“可你不是皇帝啊!”

“乾隆皇帝作此诗,还记录下来,不嫌丢人吗?”

“鞑子皇帝能作出这样的诗就已经不错了!”

“后人称乾隆的诗都是废话诗,没一首上得了台面,还不如慈禧,是真没说假话!”

【“怎么样?”】

【“嗯……挺好!好记!我读一遍就会背了!”】

乾隆:-_-||

雍正:我的好大儿啊,又给爹长脸了!

【“你也来首你的,我听听。”】

【“我写的不好……别见笑嗷。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这又是哪位皇帝作的诗?”

“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诗!”

“这诗作的不知如何恭维。”

“不如换上魏武帝的诗。”

“曹操是所有皇帝中文采最高的吧?”

“曹操只是诗作的好。”

“文采最高的应是南梁武帝萧衍。”

“你把南唐后主李煜放哪儿了?”

“对!论诗词,所有皇帝,谁都不如李煜。这位可是把自己写死的人!”

【“两声两撅?你这挺接地气。”】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前两句和后两句的意境、气势都不一样,不像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朱元璋是要饭的出身,哪有这么高的文采?一定是找人代笔的!”

“胡说八道!明太祖当上皇帝后,勤奋好学,刘邦都能写出大风歌,他为何不能写出好诗?”

“主要是朱元璋写诗的水平忽高忽低!”

【“好诗!后面那两句大气磅礴!”】

【“早知道我也找个文采高的人代笔了!但我诗,量大呀!”】

【“论量没人比得过我!”】

【“量再大能有多少?”】

【“也就四万多首吧!”】

“写了四万多首打油诗,不说质量,毅力可嘉!”

“能一直坚持不懈的写打油诗,说明他是真爱写诗!”

“一年365天,十年3650天,一百年才三万多天,他写了四万多首诗,他一天得作多少诗?!”

“别大惊小怪的,这种诗我上茅房的时候也能作两首。”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这是唐太宗的诗!”

“真正有文采的皇帝出来了!”

【“好诗啊好诗,那我再来一首。”】

雍正:你可别来了,主动送上去丢人现眼!

乾隆:这视频好烦!

【“咏石头,远看石头大,近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反诗啊!”】

“黄巢打断了乾隆。”

“这四个皇帝,也就黄巢这个伪帝作诗最好,擅长的是写反诗!”

“李世民在黄巢边上,如果他知道黄巢造的是大唐的反,他绝对会打死黄巢!”

“远看石头大,近看什么?”

“参考乾隆的作诗水平,后面的那句诗,应该是‘近看大石头’。”

“那后面的两句呢?”

“这个我就猜不到了!”

——

[最后一句“飞入芦花都不见”还是别人给他补的。]

[我就说不像他的水平!]

[纪晓岚。]

[我记得是刘墉!]

[不给他补,他能数到一百万片。]

[朱元璋后面那两句也是别人补的。刘伯温补的。]

[李煜怎么没来?这个赛道他降维打击呀!]

[他是词帝,这里是写诗的。]

[诗词不分家。]

[论写诗,李煜、曹操吊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