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任职
第二百一十章:任职
在琼林宴后,仕林等一众新科进士被安排进各府县衙门观政,以此让这些初出茅庐的进士们能更快的了解为官之道,懂得何以为政,也同时是朝廷对他们的另一种考核和考验。
初入官场,一切都让仕林感到既新鲜又陌生。
他们每天跟着衙门官员外出走访、参与断案,了解民生百态。在处理政务时,他发现实际情况远比书本上的理论复杂,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权衡各方利弊。仕林也慢慢意识到,自己自幼所学的圣人之道,王朝更迭,也都是在这一桩桩小事上逐步积攒起来的。自己的状元身份,不过是漫漫仕途的开篇之笔,与那些久经宦海浮沉的前辈相较,自己恰似初涉沧海的扁舟,渺小且稚嫩。
仕林深知,欲于官场施展经纶、站稳脚跟,仅凭满腹诗书远远不足。在与各色人等周旋应对间,他渐渐学会了洞察人心、言辞婉转,不再如往昔般率性直言。每处理完一桩棘手政务,待夜幕深沉,他总会独坐静思,复盘其间的得失。
随着观政时光缓缓流淌,仕林愈发体悟到,为官之要,不仅在于熟谙律法典章,更在于深谙人心、权衡利弊。他不再拘泥于事务的表面处置,而是开始探寻背后的根源,力求从根本上化解难题。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不过短短一月,对新科进士的考察便已渐近尾声。这段日子里,仕林与身旁的同年们一同经历了诸多政务的磨砺,彼此情谊愈发深厚。
如今,他们也陆续迎来了各自的命运转折,一个个被朝廷委以官职,奔赴各地方州府任职。
他们这些人中,有的被派往江南繁华富庶之地任知县,肩负起治理一方的重任;有的则奔赴偏远的岭南,担任州府幕僚,助理当地政务。随着一道道任命的下达,离别氛围愈发浓厚 ,京城的街巷里,随处可见同年们互道珍重的场景。
而留正也在前几日接到了朝廷的任命,命其前往远离京城的夔州任通判。夔州地处西南,虽偏远但战略位置重要,民生事务繁杂,这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留正也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仕林,在离别前夕,二人来到一处茶楼,坐而论道,煮茶长谈,以彰同年之情。
留正斟了一盏茶,递到仕林面前道:“仕林兄,今日一别,不知何年相见。愚兄不才,手书一幅《赠别诗》相赠,还望你莫要嫌弃。”说着,他缓缓起身,从袖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幅卷轴,轻轻展开。那纸上笔墨尚新,字迹刚劲有力,写的是:
青衫染尽帝京尘,剑阁云横别意新
案牍常磨冰玉骨,夔门待展雪鸿身
巴山夜雨连江楫,蓟苑春风隔岁莼
莫道烟波三万里,清辉同照宦游人
仕林一时情绪激荡,古之圣贤之间的离别之情,在这一刻似乎得以印证,仕林双手微颤接过诗卷,情难自禁,眼眶泛红。
留正落座后,长叹了一声:“在今科进士之中,数仕林兄才学最为渊博,如今虽然朝廷尚未任命,想必定有重用,仕林兄当坦然自若,不必担忧。”
诚然,在今科进士当中,几乎所有人都已接到了任命,唯独仕林的任命书,迟迟没有音讯,不仅仕林有些忐忑,远在青云观的小白等人也等得焦心。因为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唯有接到任命后,才可离开京城,回家祭祖省亲后,再赴他州任职。
仕林浅抿一口茶盏,随即说道:“多谢留兄,仕林自知陛下所望,我并不在意去往何处任职,即便是任县尉或主簿,我也当全力以赴,不负圣恩。”说罢,仕林一仰脖梗,将茶盏一饮而尽。
留正则浅浅一笑,给仕林再度斟满茶水道:“仕林兄贵为新科状元,朝廷岂会大材小用?我看那日琼林宴上,公主对你倒是颇有几分青睐,仕林兄莫不是要成为当朝驸马了吧,哈哈哈~”
仕林微微一怔,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忙摆了摆手,“留兄,可莫要打趣我了。我一心只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百姓谋福祉,从未动过此念。更何况,仕林早有倾心之人,她与我青梅竹马,祸福相依,我又岂会负她。”说罢,仕林思绪缓缓飘回了青云观,思念家中的碧莲,脸上也不禁浮现一抹红晕。
“哦?莫不是当日,来问路的那位姑娘?”留正举起茶盏,不经意问道。
仕林颔首微笑道:“是,她叫李碧莲,与我自幼一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留正闻言,当即举起茶盏道:“好个痴情郎,那姑娘我见过,却是明艳动人,仕林兄好福气,他朝若你二人成婚,定要请愚兄喝杯喜酒,不管我身处何地,定会前来赴约,请!”说罢,留正将茶盏举到仕林面前。
仕林会心一笑,也举起茶盏,二人浅浅一碰后,一饮而尽。
留正放下茶盏,一边倒茶一边说道:“不过,那日看陛下的神态,似乎对你也颇为满意,怕就怕……仕林兄,你可要好自为之啊。”说罢,留正将仕林的茶盏斟满。
仕林当即明白了留正的意思,一挥衣袖,起身走到二楼窗台前,长叹一声:“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留兄之意,仕林明白,仕林定不会辜负佳人,当秉承初心,方得始终。”
就在仕林感怀之际,吏部的一名官员,匆匆赶到茶馆,气喘吁吁道:“状元郎,你可让我好找啊……”
仕林闻言赶忙上前作揖道:“大人辛苦,不知找下官所为何事?”
那吏部官员稍作喘息,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神色郑重道:“许状元,恭喜啊!圣上旨意,着你即刻前往和州历阳县任知县之职。这路途遥远,圣上盼你早日赴任,莫要耽搁。”说罢,那吏部官员便将就职文书递给了仕林。
仕林听闻,心中一凛,赶忙双手接过文书,跪地谢恩:“多谢圣上隆恩,仕林定不辱使命。”说罢,起身看向手中文书,眉头微蹙。
留正此时也走上前来,拍了拍仕林的肩膀,轻声道:“仕林兄,果如我先前所料,别看这知县官职不大,却掌管着一县的军政民生大小事务,这显然是陛下有意历练你。相较我这区区一州通判,往后必定能获更大的恩典,前程不可限量呐。”
仕林闻言,微微一怔,脸上随即浮现出谦逊的笑容,双手抱拳,恭敬说道:“留兄过誉了,官不分大小,皆是为国为民,能承蒙陛下厚爱,委以知县重任,实乃三生有幸。这知县虽官阶不高,却维系着一县百姓的生计冷暖,我定当殚精竭虑、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疏忽懈怠,一心只求不负圣上恩泽,不负百姓所托。”
一旁的吏部官员打断了二人对话:“许大人,朝廷任命已下,请许大人尽快准备启程事宜。和州历阳县前任知县因病卸任,留下诸多事务尚未处理,此去路途遥远,圣上盼着您早日到任,稳定地方,造福百姓。”
仕林即刻作揖道:“下官遵旨,我这就回家收拾行囊,三日内必赶往历阳县赴任。”
吏部官员作揖回敬,随即转身离开。仕林望着远处,思绪翻飞,他知道皇帝之所以选他这个状元郎,前往和州历阳县任一从八品的知县,为的就是让自己尽快熟悉政务,全权掌管一县之责,勤加历练。
留正收拾好行装,对着仕林说道:“仕林兄,愚兄先行一步,赶忙夔州任职,此去山高水长,不知何时才能再与你把酒言欢。你到历阳之后,若有任何难处,可随时修书与我,莫要见外。”
仕林心中满是不舍,拱手道:“留兄,一路保重。此去夔州,路途艰险,你也千万小心。待我在历阳安顿下来,定会第一时间写信告知。”
留正上前握住仕林的手,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兄弟,历阳地处战略要冲,你这一去定要大展拳脚。以仕林兄之才学和能力,定能将历阳县治理得井井有条,不辜负圣上的期望。”
仕林微微点头,眼中透着坚定:“留兄放心,我既已领命,便会全心投入,定不负陛下及历阳百姓所托。也愿留兄,能在夔州一展胸中抱负,他朝再聚,再与留兄一醉方休。”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才挥手作别。仕林望着留正离去的背影,伫立良久,随后转身,快步离开茶楼,简单收拾了一下后,赶回青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