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羞辱
宣告了这些奖励之后,梁必成又安抚他们,让他们依旧像以前那般,各司其职,严加约束自己的所部。
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每攻占一地,就杀烧抢掠。487
“尔等既然追随我们大明军,一起攻打高句丽,女真,那么必须遵守我大明军纪。”
“本将军会派人到你们军中宣扬大明军纪,希望尔等严格执行。”
“到时若有违背,可不要怪本将军么有提前与你们明说。”
众靺鞨将士,听了这句话后,都是一凛,恭顺道:“请将军放心,我等定会严格遵守大明军纪。”
“如此最好。只要尔等奋勇杀敌,尽职尽责,那么本将军保证你们高官厚禄,应有尽有,哪里去要抢夺百姓的财物”
梁必成画了一番大饼之后,便整顿靺鞨部族的各部,把他们混入到了东路军中。
至此,大明军把数万靺鞨部族的士兵,收编完成。
当朱祁钰带领中路大军,进入到高句丽后,很容易就攻下了最近的一座郡城。
这一是得益于高句丽地方的官民对他们自己国君的失望,以及对大明的认同,几乎没有什么抵抗。
二是因为大明皇帝早已令密探,宣扬各地,攻占城池后,绝对不会扰民,更不会烧杀抢掠。
高句丽的官民对大明军的军纪,还是十分相信的。
所以,在各种的因素下,朱祁钰这才顺利了占领了江汉郡
当朱祁钰占领江汉郡后,那些惶恐不安的高句丽官民发现,大明皇帝和他的大明军,确实做到了与民秋毫无犯。
既然没有入城烧杀抢掠的士兵,也没有抢强民女的恶事出现。
甚至,连骚扰百姓的事情都没有出现。
不少的大明军,甚至在购买东西时,哪怕那些商人不要钱白送他们,大明军们依旧坚持付钱。。
刚开始那些提心吊胆的高句丽官民,真心体会到了大明这仁义之师与那些蛮族人的不同来。
不少的富商权贵,在感动之余,甚至自发开始为大明军送一些粮草辎重来。
这样的好事,让朱祁钰自己都惊诧不已。
在他看来,只要这些高句丽的官民,不作死的与大明军作对就行。
在占据期间,大家最好是相安无事,秋毫无犯。
当然,若是有不开眼的顽固分子,大明军的新式武器、新型兵种那也不是吃醋的,也不介意杀鸡儆猴一番。
但当前的局势,简直好的出奇。高句丽官员帮助安民,以及协助分割各种事宜。
百姓们则是不断送来一些礼物。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那位高句丽的新国君是多么的不得民心。
议事厅内。文武官员们都毫不吝啬地夸赞着,奉承着皇帝。
“陛下,您也看到了,这就是心怀仁德的益处。咱们所过之处,他们的百姓争相倒戈,开门相迎。”
“是啊,这都是陛下这两年心怀天下,施布四方仁义所带来的。”
“对,这也从而证明了陛下真乃是古往今来的尧舜之君,不动干戈,便能折服敌国。”
朱祁钰听着众人的奉承,也是神采奕奕。当然,这些奉承的话,他也就是听听而已。
还没有自大的认为到,自己所到之处,尽皆臣服的地步。
“启奏陛下,靺鞨部族的木镇被锦衣卫带到,正在殿外等候发落。”
一个小太监上前禀报道。
朱祁钰一听,淡淡向群臣一笑:“呵呵,这木镇来的正是时候,正好可以让他看看朕与他们的区别。”
“传木镇觐见。”
“宣木镇觐见。”
随着一道道的声音传出,很快功夫,那木镇就被一众锦衣卫带了上来。
那木镇一进来,立即大礼参拜,瑟瑟发抖地跪倒在地,不断哭诉着,忏悔着自己的罪过。
无非是辜负了陛下的隆恩,以及被帖木儿所蒙蔽云云。
最后,再说自己被陛下的仁德行为所感动,这才幡然醒悟。
朱祁钰听着他痛哭流涕的忏悔,心中嗤笑不已。
这木镇不愧是一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可惜这次他错了,他还真以为自己会相信他的鬼话啊
若不是自己使了不少的手段,使他的手下与他离心离德,最终兵谏逼迫,朱祁钰才不会相信他会主动投降呢。
当然,这木镇身份特殊,可以说根系很深,更重要的是,他的几个兄弟在靺鞨部族的影响甚广。
朱祁钰也不会杀他,但这个老狐狸想要再重掌靺鞨部族的大权,那也是不可能了。
自己不杀他,已经足够仁慈了,还怎么能再放虎归山呢
“呵呵,朕知道了。接下来你就在朕的身边,看朕如何擒杀那帖木儿。”
朱祁钰神色如常,没有任何的表情。
“是,是,罪臣愿意将功赎罪,交代所知道一切军情。”
木镇见终于逃过大劫,不由长出了一口气。
朱祁钰笑了笑,不置可否,随后又问道:“木镇,刚才你进入江汉郡,可发现朕所占据的城池,与你和帖木儿他们所占据的有何不同吗”
木镇一愣,这才回想起,似乎刚才进入这个被大明军占据的城池后,街道上的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府,似乎都没什么不妥。
商人该开门营业的营业,百姓们在街道上该购买东西的购买东西,官差们该巡街的巡街,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
似乎这里江汉城,根本不是高句丽的,而是大明的一般。
连一点战争的气氛都没有感受到,更别说战争后破败,以及杀烧抢掠的行为了。
“刚才罪臣所见,城中的官民安居乐业,一切如常。”
木镇如实回答道。
“那你们占据的城池又是什么光景呢”朱祁钰冷着脸道。
“噗通”一声,木镇再次跪倒在地,吓的面无人色。
“陛下,实施三光政策的屠城命令,是帖木儿所下,大部分都是女真人干的。”
朱祁钰摆了摆手:“呵呵,住口,对于你们所做的一切,朕都知道的。朕让你做比较就是告诉你,什么才是兵不血刃,以仁义之师胜之。”
“罪臣明白,罪臣明白了。陛下乃天下的仁德之君,天下人尽皆臣服。”
朱祁钰并没有与他废话多长时间,就命人把他押了下去。
与此同时,建州女真和其他两大女真部族,在帖木儿的命令下,与高句丽的十万大军,终于开始行动了。
他们再不行动的话,就要彻底陷入被动了。
先是东北之地的族人被屠戮,再是靺鞨部族的背叛,引着大明的东路军,已经度过了峡谷。
更令帖木儿和高句丽没想到的是,那位大明皇帝率领大明中路军,深入到高句丽后,所过之处,竟几乎兵不血刃,就夺下了边境最大的郡城—-江汉郡。
要知道那个郡城,帖木儿当时也曾想夺下,可他最终没有敢实施。
但现在,大明皇帝竟不费一兵一卒就做到了。如此的对比来看,孰强孰弱,一目了然。帖木儿的心情可想而知,这简直是打脸于他。
不过,当得知高句丽的国君和那位崔国丈听闻江汉郡失手后气的吐血这个事情,他的心情这才好很多。
是啊,高句丽的国君应该比他更为愤怒,气愤才是。
他们的城池,却没有抵抗大明军,这简直是赤果果的羞辱他们的国君创。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位国君和国丈派出的大军速度才会如此效率。
“好在大明狗皇帝,才刚刚占据边境的城池而已。我们还有机会设防。”
帖木儿与高句丽的北部都督高国力商议道。
在三大部族的大首领帖木儿,与高句丽的北部都督高国力商议军务时,却是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首先就是应该以谁为此次联盟的主帅问题。
按照高句丽一方说,此战在他们国,又有他们提供军需粮草辎重,那么就应该以他们的人为主帅。
当然,帖木儿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是这个结盟的发起人,就应该以自己为主导。
双方为此因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分歧,那就是战略上的重大分歧。
按照高句丽这方的意见,此次他们这个联盟,应该擒贼先擒王,击溃坐镇中路军的大明皇帝。
只要击溃了中路军,那么其他五路的大军,就定会士气受挫,从而再分而击破。
可帖木儿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大明皇帝把二十万大军,分成六路大军,由他坐镇中路军。
他们这一支不但兵力最多,而且,也是最为精锐的,装备,战马,火器就更不用说了,定是最强的。
他们作为实力稍弱的一方,若直接啃这块硬骨头的话,很有可能先他们的獠牙给磕掉,最终得不偿失,又贻误了战机。
更重要的是,这个大明皇帝坐镇的中路军,在大明军六路大军的中间位置,若是直接去迎战他,定将受到其他几路大明军的支援。
绝对会被这六路明军所包围,反而会成为瓮中之鳖。
这就是女真的帖木儿与那高句丽的高国力之间的重大分歧。
可以说,一直争执不下,很久都未能达成有效的统一意见。
若非听说大明军的东路军梁必成和靺鞨部族的大军,已经胜利会师,向着他们进发,他们双方可能还在争执不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