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迁都长安
“想要治理好西凉,是个大工程,而且需要水磨功夫。”田泽不禁感慨道。
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消弭公孙瓒的影响,刻上大齐的烙印,改变西凉的风气……
这一件件难题令田泽头疼无比。
如今他麾下已没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入,新生的人口虽然不少,但愿意背井离乡太远的不多。
而且贸然迁移过来太多百姓也非良策,容易产生矛盾。
治理西凉的难度,几乎比他当初从长兴岛发家到治理辽东还要高。
甚至有的时候,田泽都会产生后悔自己当初为何要和公孙瓒和谈,还不如直接把凉州打残的想法。
从头种一棵树有时候比治疗修剪一颗病了的树要轻松得多。
“慢慢来吧,陛下!我们还有不少的时间。”郭嘉安慰道。
他如何不清楚这其中的难度。
打下西凉可比治理西凉要简单多了。
“还不只是西凉呢。南方蛮族、东南山越,都是问题。”田泽说道。
“所以将国都迁到长安势在必行,宜早不宜迟。至少先解决掉西凉和南蛮的问题。”
郭嘉闻言,微微颔首。
如今他才彻底明白了田泽的考量。
军事永远只是手段,不是打下了一处地盘,安心统治就可以了的。
如果官员体系和治理能力跟不上,凉州于他们而言价值就会大减,能够产生的力量或许还比不上其他州的一个郡。
田泽想要的不是北方的半壁江山,而是最大程度的发挥治下所有州郡和人口的力量。
唯有这样,才能够有充足的底蕴,来达成田泽最终的目的。
“陛下,您还真是贪啊!”
郭嘉由衷的感慨道。
既要又要,在这样的君主麾下,陈宫等人迟早有一天要被累死。
实际上,如果不是田泽一直给陈宫等人输送灵气温养身体,他们早就倒了。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比之蜀汉后期的诸葛亮还要大得多,根本不是常人能够承受的。
田泽闻言,洒然一笑:“小孩子才做选择,能够全都要当然最好。”
“我想在走之前把自己有可能做到的事都尽量做到最好。很多事情,现在不解决,以后就更麻烦了。”
时代的一粒尘放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当下的小矛盾和隐患,如果不快刀斩乱麻的解决,就会迅速恶化蔓延,慢慢演变成为致命的危害。
“陛下,臣要提醒一句,昔日始皇帝也是如此想的。可最终,秦二世而亡。”郭嘉忽的郑重说道。
“那奉孝你们就帮朕多盯着点吧。有朝一日朕迷失了,记得提醒朕。”田泽微笑的看着郭嘉说道。
他没有始皇帝一般的能力,走到今日多半靠的是开挂,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未尝不是一种优势。
相较于无人可挡的始皇帝,能力不算特别突出的他是很能听得进去建议的。
而且,来自现代的思想影响,也使得他极为关注麾下的民生。
始终坚持着一定的底线,确保百姓的生活水平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虽然知道百姓还有很大压榨的空间,田泽也一直控制着,并严令陈宫和田丰等人监督着自己。
哪怕为此影响了治下的工程进度,导致兵力出现一定的短缺,田泽依旧如此。
当然,更多的原因是田泽需要大量的灵气。拿下西凉后收获的灵气实在是太少了,远远低于田泽的预期。无论是出于仁慈还是为了自己的长生之路,田泽都必须得让西凉百姓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郭嘉闻言,微微晃神,随后笑着道:“陛下放心,有臣等在,陛下定会超越始皇帝。”
到了郭嘉这个位置,考虑的已经不再是荣华富贵了。
他们在见证并创造着历史,前无古人的辉煌历史。
这驱使着他们坚定不移的为之而竭尽全力。
郭嘉看似经常性的划水,实际上平日里该做的事一点都没少做。
即便是慵懒如他,没事也会提点一些武将文臣,还时不时的把法正提溜过来进行“爱的教育”。
田泽的存在,让他们看到了近乎无限的可能。
当田泽这位掌舵者下定决心后,列车的方向便已确定。
迁都之事进展的极快。
田泽并没有完全舍弃蓟县的想法,而是将其作为陪都,搬迁来长安的只有文武官员和数十万愿意前来的百姓。
虽然按照墨家最新规划设计的长安城距离彻底修建完毕还需要几年,但是核心区域的大体框架已经形成,足够田泽使用了。
当得知田泽迁都的消息后,曹操、刘备和刘范顿时心中警铃大作。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田泽将国都迁于长安,势必会改变军力布防。
他们将面临极大的威胁。
尤其是汉中、南阳、陈留、颍川等与司隶临近之地。
原本消停下来的他们立刻开始了新一轮的征兵,并重新整饬防线。
这次征兵,他们将下限再度刷新到了一定地步。
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皆在应征范围,着实令得到消息的田泽咬牙切齿。
但是,田泽也没有办法。
他又无法命令的了刘备这些诸侯。
与之相对,袁绍和孙策却是长舒了口气。
尤其是袁绍。
一直以来都冲在直面田泽第一线的他,第一次终于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冀州之地虽然有关羽驻守,而且还有臧霸、甘宁等在侧,但是加起来兵力也不过三十余万。
以袁绍对于田泽的了解,这些兵力大半都会用于驻守,能够攻伐他的兵力至多不过二十万。
至于冀州的青壮,袁绍相信田泽不会舍得的。
起码短时间内不会动用。
因为对付他这个“败军之将”,不值得。
迁都长安后,田泽迅速将精力投入到西凉和司隶的治理之中。
西凉之地虽然贫瘠,但发展的潜力也不低,极为适合畜牧业。
尤其是在有司隶在旁的情况下,二者可称得上是互为补充。
司隶之地的郑国渠年久失修,土地也有不少因为常年耕种而变得贫瘠。
但是在田泽手中,这些都不是事。
再现曾经的关中沃野,甚至超越其,田泽短时间内便能做到。
而到时,毗邻司隶的凉州还会缺粮食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