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我们哪敢如何?
景元帝了解三皇子,在所有皇子中,他是最聪明的。
而且心思缜密,凡事谋后而动。
所以他说裴煜考虑不周,那就一定不是随便说说,应该是有根据的。
景元帝在裴煜手中,就没有真正的讨到过便宜。
一切能够让裴煜吃瘪的事情,他都愿意做。
所以,立即就让裴元瑾,详细的说明一下。
“回父皇,皇叔应该不是故意的。
毕竟他不在宫中,你将淑贵妃贬为淑妃,禁足宫中的事情,也是刚刚才知道。
这奏折上,对于大皇兄的判处,应该是早就写好的。
所以,皇叔并不知,淑贵妃娘娘,因为代替大皇兄受过,才会被罚!
既然贪墨一事,已经罚了淑贵妃娘娘。
那大皇兄需要承担的,就只剩下胁迫户部官员一事。
而此事,并未产生严重后果。
所以儿臣才会为大皇兄求情,希望父皇可以重新判处。
对大皇兄,从轻发落!”
裴元瑾站在丹墀之下,声音温润,侃侃而谈。
他很擅长说话的艺术,先给裴煜搭好了台阶,以免下不来台。
做到了谁都不得罪,然后才娓娓道来原因。
景元帝一听,立即如醍醐灌顶,心花怒放。
心里想着,对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
看来,昨天重罚淑贵妃,还真是有先见之明!
裴元瑞贪墨一事,淑贵妃已经代为受罚。
如果再罚裴元瑞,那就是罚了两遍,有失公允!
“我儿说的对,你皇叔也是不知情。
幸得有你提醒,要不然,朕要是同意了你皇叔的判决。
那就是让淑贵妃和你大皇兄,受委屈了。
这样,户部的一众官员,维持原判。
至于大皇子,就算有淑贵妃代为受过,三皇子求情。
朕也不会轻饶!这样,取消他协理户部的职务。
同样罚俸三年,在府中思过自省!
诸位爱卿,朕如此判定,你们以为如何?”
景元帝装模作样的,一副被气急的样子说道,还假惺惺的询问百官意见。
百官:“......”
心里都在想,陛下,你管这叫必不轻饶?
你这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偏袒就差写在脸上了,还问我们如何,我们哪敢如何?
不过,有敢如何的人。
于是大家默不出声,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了裴煜。
所有人都认为,凭战王的脾气,一定会站出来反对。
而且一定会据理力争,执意维持原判。
因为,之前陛下对于处置淑贵妃的原因,可不是这么说的。
他说的是,因为淑贵妃结党营私,拉拢朝臣,才受罚的。
战王的眼里,可不揉沙子,一定会跟陛下硬刚。
接下来不出意外,这金殿之上,马上就会剑拔弩张,硝烟四起。
百官已经做好了看戏的准备,岂料裴煜坐在椅子上,八风不动,没有任何动作。
细一看,眼睛都闭上了。
也不知道是闭目养神,还是真的睡着了。
“既然众爱卿没有异议,那就此结案!”
景元帝也在盯着裴煜,就怕他跳出来跟自己叫板。
见人没动静,试探着说道。
他话音刚落,就见裴煜腾的一下起身,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景元帝如临大敌,全身紧绷,做好了接招的准备。
“既然结案,就没有本王什么事了!
昨夜没睡好,有些乏累,回去补觉了!”
裴煜说完,立即转身,大步流星的离开。
百官看傻了,心里想着。
这是失望到了顶点,不想争辩,愤而离场吗?
看来,战王是被陛下,伤透了心!
而景元帝,也被裴煜的举动,弄迷糊了!
自己都已经准备大战三百回了了,谁知道,人走了!
哈哈,这是怕了自己了吗?
想到这里,他心情大好。
美滋滋地喊了一句,退朝!
其实,大家都不了解裴煜的心思。
他一点儿也不生气,也不是怕了景元帝,只是单纯地想下班。
他催促景元帝回复,也是为了这个。
他不是原主,没有那么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在他心中,江山,是景元帝的江山。
户部,也是景元帝的户部。
就连大皇子裴元瑞,也是景元帝的儿子。
跟自己,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他去户部,只是单纯的给自己大舅子找场子。
阴差阳错地,发现了贪墨案。
他这个人,最怕麻烦。
本来已经给苏云辰出了气,打了板子,又争取了医药费。
就想着,对七七也有了交代。
第二天早朝,把情况一说。
景元帝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就算是宣布大皇子无罪,他都不带多说一句话的。
要不是昨天宫中传出消息,说是淑贵妃因为结党营私,拉拢朝臣而被罚。
他猜到,一定是景元帝又想搞事情,那份奏折他都不写。
写奏章,是为了说明情况,不想多费口舌。
谁知景元帝没看,一心要治他的罪。
裴煜都被搞烦了,无奈才出声为自己辩护。
他就想着,赶紧结案,把事情了了,无事一身轻。
结果,一波三折,就是不结案,他都困了。
听见景元帝好不容易宣布结案,当然跑得比什么都快。
心里想着,接下来,应该可以消停几天了。
而大家不知道,还以为他是因为愤怒,在发脾气。
见他如此,百官的心中,满是担忧。
战王生气了,遭殃的,是他们啊!
今天是户部,接下来,是哪里呢?
兵部?吏部?礼部?工部?刑部?都有可能!
大家猜测谁会成为裴煜的出气筒,心怀忐忑的出了金殿,回去接着准备了。
而三皇子裴元瑾,则是去了生母德妃宫中。
“儿子给母妃请安,恭祝母妃执掌凤印,协理六宫!”
裴元瑾一进门,就对着德妃跪下,喜气洋洋的说道。
“皇儿快起,来母妃这里坐。
你们都出去,本宫要三皇子唠唠家常!”
一身素雅宫装的德妃,温柔地说道。
殿中的太监宫女,立即鱼贯而出,并轻手轻脚地,关上了门窗。
见殿中只剩下他们母子两人,德妃脸上的笑容不见,变成了凝重。
“皇儿,母妃不明白。
早朝之上,你为何会为大皇子求情。
他被贬为庶人,圈禁宗人府,不是对你更有利吗?”
德妃的眼中,满是不理解,疑惑的询问裴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