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 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第2008章<br /> <b>Warning</b>: Undefined variable $pagename in <b>/www/wwwroot/www.yannuozw.com/read.php</b> on line <b>67</b><br /> ,佚名,言诺中文

第2008章

“我军五万大军,就算周军十万兵马围攻,我军也能抵挡三五日。”

可探子却一脸苦涩道:“将军,此事千真万确,是那楚国太子用计骗出我军,随后将我军分段围杀。

虽然周闵将军最终选择收拢兵力,朝后营突围,奈何周军还有骑兵,这使得我军防线被冲散。

此役,我军全军覆没,就连周副将都被生擒活捉了。”

原本还心存侥幸的李星顿时愣在了原地。

但很快,他又回过神来,一把抓起探子的衣领,狠狠质问道:

“你才出去打探没多久,为何能将此事打探得如此详细?”

战斗情况,除非是当事人才清楚,一般人是不可能知道如何战斗的,只知道胜负。

可如今这探子才出去打探没多久,居然连周军是如何布置,战斗是如何进行的都打探的一清二楚。

这明显不合理。

探子被李星抓住衣领,连忙微微颤颤道:“此事是楚国太子下令放出的风声,如今飞鹤城周围百姓都在议论此事。”

“嗯?”

李星眼神一冷,一把将探子推开,转头看向飞鹤城方向。

楚宁主动将消息传播出来,必定是想提高名声,并给秦军制造压力。

一旦秦军知道了战斗经过,心中就会有恐惧感。

这对接下来之战的周军十分有利。

想到这里,李星忽然脸色大变。

如果楚宁真想以此打击秦军士气,那接下来必定会对他们发起攻击。

念头才出现,忽然远处传来杀喊声。

还在行军的秦军顿时齐刷刷停下,看着远处不断扬起的尘土愣在了原地。

同时,一名士兵前来禀报:“将军,前面有周军,数量不明,正朝我军杀来!”

当即有将领怒吼一声:“来得正好,他们杀了我军这么多人,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锵~”

伴随着利剑出鞘,秦军做好了战斗准备。

可李星却死死盯着远处的尘土,脸色阴晴不定。

此刻周军数量不明,贸然出战,怕是会中伏。

何况楚宁才覆灭了五万秦军,此事对他和麾下兵马的冲击力太强了,许多人都还未回过神来。

如今接战,他没有胜算。

与其如此,还不如先行避退,不和周军交手。

此刻不是犹豫之际,再耽误下去,周军都要冲过来了。

想到这里,李星当机立断下令:“来人,立即撤退,避开周军!”

此言一出,原本还准备拼死一战的秦军顿时愣住了。

这么好的机会,而且还是在平原上,正好适合他们骑兵冲锋。

现在撤退,对士气不利!

当即了有将领勃然大怒,喊道:“将军,此刻撤退,我军将士心有不甘啊!”

“是啊将军,让我们冲杀一阵吧!”

“我军五万兵马覆灭,若是不和周军交手,就此退开,今后我等还有何面目见战死将士的父老乡亲?”

“李将军,末将愿意领五千人为先锋,为我军打探敌军虚实!”

诸将不忿,纷纷请战。

他们不甘心就此退下,也想借此机会为战死的将士报仇。

可李星却满脸阴沉,眼神从诸将身上扫过,一股肃杀之气弥漫。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星缓缓说道:“换做你们是楚宁,此刻会主动出击吗?”

“或者说,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你们会贸然派兵进攻我朝五万骑兵吗?”

两句反问让诸将愣在了原地。

是啊,换做他们是楚宁,会这样做吗?

答案是否定的。

身为将领,想要出兵,那就必须有一定的把握,否则是绝对不可能轻易出兵的。

就在这时,又一名士兵来报:“将军,敌军距离我军不足五里,正在快速冲锋!”

李星眼神冰冷,沉声问道:“可有看清楚对方有多少人?”

“黑压压的一大片,目前还不清楚多少人,而且后面还有许多周军在不断冲出。”

话音刚落,数名骑兵策马来报:

“将军,我军左翼出现敌军!”

“将军,我军右翼出现了敌军!”

如今不单单只是前面有敌军,左右两翼都有人,秦军等于被包围了。

李星冷哼一声,不再犹豫,右手一挥:“传令全军,退二十里,以高山坡为据点,抵挡周军。”

一声令下,秦军后军改前军,快速撤退。

他们不敢在此地和周军激战,担心落入楚宁的圈套。

而高山坡则是一处高坡,在这平原上显得极为突兀。

这一处高地,算是难得的易守难攻之处,只要守住此地,周军若是敢来,就会被秦军居高临下击败。

周军若是知道秦军退守此地,想必也不敢再追过去。

但,让李星意外的是,周军看到秦军撤退之后并未停止追击,反而在后面不断策马追来。

利箭呼啸而出,处于队伍最后面的秦军不断被射杀。

偏偏秦军还不敢还手,担心慢一些会被周军骑兵给追上。

就这样,战斗力不如秦军的周军居然追着秦军,一路追杀到了高山坡。

见秦军严阵以待,而且地形还对他们不利,周军这才停止了追击。

李星站在高坡之上,眺望着下面的周军,脸上露出一抹凝重之色。

周军来了很多,多到密密麻麻,让他无法看清楚对方的数量。

犹豫片刻,李星最终还是下令:“来人,将此事用飞鸽传书禀报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