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 红楼端王-第224章 陈淼:金兰契互剖金兰语<br /> <b>Warning</b>: Undefined variable $pagename in <b>/www/wwwroot/www.yannuozw.com/read.php</b> on line <b>67</b><br /> ,撑死的瘦子,言诺中文
撑死的瘦子 作品

第224章 陈淼: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端王府。

夜色低垂,会芳馆不远的一处跨院,这儿是元春亲自挑选的院落,暂时作为黛玉的落脚之处。

黛玉穿着件白色粉绿绣竹叶梅花领褙子,倚坐在西窗的一方软榻下,纤纤素手把玩着垂落在前襟的一缕秀发。

迷朦的月色下,少女玉颜洁白似霜雪,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下,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看着院内摇曳的枝条,怔怔出神。

紫鹃捧着香茗走进屋内,凝眸看着倚窗而坐的少女,轻声道:“姑娘,夜间风寒,仔细别着凉了。”

黛玉头也不回,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紫鹃见此情形,心下了然,将手中的茶盅递了过去,宽慰道:“姑娘,既来之,则安之,殿下和王妃不是待姑娘也是极好,有什么可忧愁的。”

搬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自然会有些不大适应的感觉,便是紫鹃都有些束手束脚的,更别说是多愁善感的黛玉了。

“总归是寄人篱下.....”黛玉接过茶盅,美眸敛了敛,轻声感叹一句。

她也知道元春与陈淼待她不差,但从国公府换到王府,始终是仰人鼻息的生活,让黛玉心中郁结。

真要计较起来,黛玉甚至觉的还不如待在国公府,起码那儿是她自小便生活着,有自己熟悉的人和环境。

只是在面对元春的好意,黛玉不好拒绝,更何况她也没资格拒绝,如风中浮萍,无枝可依。

紫鹃粉唇阖动几许,但却并未多说什么,毕竟这需要时间来适应,多说无益。

黛玉见此情形,顿感无趣,抿了一口茶水,一时也无言。

正此时,外间雪雁来禀,说是薛姑娘来了,而后便见宝钗掀帘而入。

宝钗穿着件蕉黄印花交领长袄,衬得少女身形修长,一头葱郁柔顺的秀发之下,玉颜明丽白腻,眉不描而翠,唇不点而红,肌肤莹润。

“颦儿。”

宝钗水润杏眸看向黛玉,两边粉腻的脸颊现着浅浅的梨涡,移步上前,温宁如水的声音中见着几分亲昵。

黛玉看着来人,眸光闪了闪,浅浅一笑道:“宝姐姐怎么来了。”

原本两人在荣国公府时便有了交集,只是随着宝钗被陈淼点做女官,便鲜少相见。

“自是过来看看你。”

宝钗轻笑一声,莹润的眸光环顾一圈,落在一旁的紫鹃身上,温声问道:“可还有什么缺漏的东西。”

宝黛相闹之时,宝钗正与薛姨妈待在一块,并不清楚事情缘由,然而事情闹大了,闲言闲语的,宝钗又怎么可能没听说。

对于此事,宝钗并不想评价,但心里对于黛玉还是颇感怜惜的,不论是以往的姊妹情谊,还是作为王府的女官,于情于理,她都得过来一趟。

紫鹃知晓宝钗素日待人周到,笑着回道:“家具还有被褥之类的,王妃都让人换了新的,并没有什么缺漏的东西。”

宝钗轻轻颔首,拉着黛玉的手,在锦墩上就近而坐,宽慰说道:“颦儿安心在这儿住着,旁的也不必多想,往后咱们凑一块也热闹一些。”

黛玉抬起螓首,看向那容颜鲜艳妩媚的少女,柔声应道:“麻烦宝姐姐了。”

正如紫鹃所言,既来之,则安之,又能如何。

再者说了,元春与宝钗都是好意,黛玉又怎么可能不识好人心。

宝钗笑了笑,她心知黛玉敏感的性子,也不在这个话题上纠结,凝眸看着黛玉那两靥之愁,心下微微一动,轻声道:“记得妹妹需要配药,可有周全。”

黛玉眉眼轻颤,柔声道:“难为宝姐姐记得,大姐姐安排妥当了,正要拿药方过去,让人多配一料。”

“那便好。”

宝钗应了一声,转而笑道:“我也是自小吃药长大,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敏感一些。”

黛玉莹润的眸子打量着宝钗那“健壮”的身形,眨了眨眼,轻声问道:“宝姐姐有什么病根儿。”

宝钗在贾府待的时日并不长,虽与黛玉几人有情谊,但也不深,女儿家病根是隐秘之事,一般不会与人直言,除却薛家人知晓以外,旁人鲜少得知。

黛玉是先天不足,一眼便瞧得出,反观宝钗鲜艳妩媚,又身姿丰润,一点儿都不像有病根的模样。

原著中,也是周瑞家发现宝钗配药,才坦然相告,在贾府相处久了,也就不是秘密。

起码,此时的黛玉几人尚且不清楚。

宝钗眸中闪过一抹淡淡的羞涩,轻声道:“也没什么,就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得了一海上方,便渐渐好转。”

海上方能压制,但却不能根治,真正起作用的,则是另有其人。

不过这些都不便与人言,若不是知晓这位林妹妹心思敏感,宝钗也不会真诚相待。

黛玉闻言,心中顿时有了一种同病相伶的感觉,只觉两人之间的距离无形中亲近几许,抿了抿粉唇,怅然道:“姐姐倒是好运道,我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人家自小有病能治好,但她.....

宝钗杏眸闪了闪,轻声道:“所谓“久病成医”,接触多了,我便懂了些医理,不知颦儿可否拿药方与我看看。”

黛玉面容一怔,不过却并未多想,让紫鹃去取了药方来,递与宝钗。

怎的,好奇的看看药方,难道还能害自己不曾。

宝钗接过药方,凝眸扫了一眼,轻笑道:“古人说“食谷者生”,我看你这药方上的人参、肉桂太多了,虽说有益气补神之功效,但过犹不及,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

说着,宝钗轻轻拍着黛玉的素手,眉眼温和道:“我这有个法子,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待会我就吩咐灶房,颦儿先吃一段时日试试,可好。”

原著中也有宝钗赠燕窝的情节,然而黛玉吃了燕窝不见好,反而病情愈发严重,就有不少人认为是宝钗的行径不安好心。

只是黛玉的病情是肝阴亏损,心气衰耗,燕窝有补脾益气、滋阴润肺的功效,对于黛玉而言是有好处的。

之所以不见效用,无非是那时的黛玉已然是接近病入膏肓,补药是起温补的作用,不是救命的神药。

红豆杉有抗癌的效用,难道癌症患者吃了就能痊愈?

“这……”

黛玉听着宝钗这一番诚挚的话语,心中不由的涌上一股暖意,两弯罥烟眉下,星眸凝露,轻轻点了点螓首,应道:“那就有劳姐姐了。”

话说到这份上,她要是拒绝,那就太矫情了。

只是心中难免感激。

宝钗玉颜嫣然明媚,声音中见着几分娇嗔,道:“你这不是拿我当外人,再这般说,我可就恼了。”

黛玉心儿一颤,抬起螓首看向宝钗那鲜艳的玉容,叹道:“好姐姐,不瞒你说,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燕窝虽易得,但熬制起来却费精力,我又不是这里正经的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那些底下的婆子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

对于宝钗的好意,黛玉自然是心生感动,只是她有自己的顾忌。

此时的宝钗早早就被陈淼收入王府,没有什么“金玉良缘”,也没有什么“金”的“玉”的狗屁事儿,黛玉也不会觉得宝钗是心里藏奸之辈。

黛玉素来是别人待她一分好,那她便诚心相待,面对宝钗的真诚,情不自禁的便敞开了心扉。

宝钗闻言心下了然,她原本就是投奔在荣国公府里的,府里的下人都被养刁了,稍有不如意,便私下讽刺。

黛玉有这般顾虑,不就是在荣国公府里吃过亏。

美眸微微闪动,宝钗轻笑道:“好妹妹,瞧瞧你说得这话,不就是拿自己当外人,你看看宝琴和湘云那两丫头与你一般,在王府里是无法无天,哎哟....想想我就头疼。”

荣国公府是荣国公府,这里可是端王府。

黛玉抿嘴一笑,显然是明白宝钗拿宝琴与湘云作比的意思,郁结的心情好转几许。

忽而,黛玉似是想起什么,弯弯的眼睫敛了敛,声音中带着几许莫名,道:“那都是好妹妹,我可比不得她们。”

下人们都是捧高踩低,她们两人有这待遇,说到底还是身为主子的态度,陈淼重视她们,谁又敢轻视!

反观自己,说好的为她扶腰,但实际上还不是自己苦苦支撑。

也是,谁让自己不像其她妹妹生的俊俏。

宝钗自然不晓得黛玉心中的“阴阳”,不过却听明白了话中指代着谁,抬手轻轻点了点黛玉的额间,打趣道:“你啊,就是爱胡思乱想,什么好妹妹不好妹妹的,殿下那般直率的性子,可不会拐弯抹角,真要是嫌你,何至于为你鸣不平。”

虽然在宝钗的视野里,陈淼与黛玉接触不过几回,但心细的宝钗敏锐的发觉陈淼对黛玉的与众不同。

就拿今儿个的事情来说,若不是殿下有心,哪里会知晓宝黛闹别扭之时,便亲自前往。

有这闲心,殿下情愿去听曲娱乐。

黛玉闻言,心下了然,陈淼身份尊贵,面对旁人时不需要虚与委蛇,拿荣国公府为例,瞧着不爽就直言呵斥,半点体面也不留。

扬州一行,陈淼虽然总是言语挤兑自己,但数次都帮助自己,那份情谊也让黛玉心里暖洋洋的,也明白陈淼待她的好。

贝齿轻咬着粉唇,黛玉凝眸看向宝钗,两弯罥烟眉下,秋水明眸熠熠生辉,心有感触道:“我自小母亲去世得早,又无姊妹兄弟,长了今年十二岁,竟没一个人像你今日这般教导我。”

黛玉自小孤苦伶仃,虽有父亲,但却忙于政事,别说是教导关心于她,连照料都难以周全,故而才送她上京。

今日宝钗的一番温言软语,无微不至,又循循善诱,让黛玉心生异样,似乎眼前的是亲姐姐一般。

宝钗玉容一怔,显然没想到黛玉会有此番言语,对上黛玉那双盈盈的明眸,眉眼垂下,温声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

黛玉挑了挑眉,道:“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哪像我寄人篱下,如何比我?”

她与宝钗说真心话,谁承想宝钗居然敷衍自己,让黛玉觉得这是在讽刺自己。

宝钗轻叹道:“我虽有个哥哥,但你也是知道的,你有个父亲还比我略强些,比起我来你还是幸运的,何必作“司马牛之叹”?”

实话实说,宝钗真不是敷衍黛玉,甚至于是自叹不如。

黛玉凝眸看着惆怅的宝钗,心中默然,她清楚宝钗虽然有个哥哥,但那薛蟠是不学无术之辈,没添乱就算好的,何谈指望。

至于说母亲....一介妇孺,如何比得上前程似锦的探花郎。

细细算来,黛玉除非如原著一般父亲病逝,彻底没有指望,如若不然,她的处境其实比宝钗要好上不少。

念及此处,黛玉心生惭愧,扑在宝钗软香的怀中,娇俏道:“好姐姐,是妹妹的不是,你可别怪小妹。”

宝钗心下一怔,旋即揽着黛玉的雪肩,眉眼温宁,轻笑道:“好了,我怪你作甚,你在王府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

黛玉心中暖洋洋的,挺翘的鼻翼萦绕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冷香,不觉心情舒畅,环着宝钗丰腴腰肢的素手紧了一分。

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宝钗与黛玉都是一得一品格的女儿,自然会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宝钗之所以过来宽慰黛玉,甚至于真诚相待,正是打心眼里认同黛玉。

原著中,优秀的两人却因为宝玉这么一个没有担当的人成了竞争关系,然而眼下没了宝玉,毫无利益关系,两人亲近起来,实属正常。

女人间的情谊,来得就是莫名其妙,但又在情理之中。

“你们这是....”

正当姐妹两人“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一道带着错愕的声音传了进来,让两人循声望去,待瞧见那道挺拔不群的身影立在门檐下,面色皆然一顿。

他怎么悄无声息的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