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太华宗, 迷津渡。
一堂课刚结束,弟子们从一个个讲堂里陆续而出,三五成群地走在一起, 奔向下一个修行之地。
这些弟子身着十二种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校服, 装扮气质各不相同。其中,最少见的莫过于纯白色的无情道院校服。一届弟子数百人,只有三人有资格穿上这象征太华宗至高巅峰的白衣。
沈絮之站在走廊的一隅,在诸多形形色色的学生中,他第一眼看见的便是贺兰熹。
太华宗弟子美人如云,其中不乏盛装妆扮者,可一袭白衣的贺兰熹依旧最耀眼惊艳的那个,如同落日熔金, 不似凡尘之物, 只一眼就叫人挪不开目光。
贺兰熹身边总是围着许多人。宋玄机在的时候还好,这些人会自觉地有所收敛。宋玄机不在的时候, 比如现在,除了经常和贺兰熹在一起的祝如霜白观宁等人,还有不少其他道院的弟子正有意无意地尝试着靠近他。
每一个向贺兰熹打招呼的道友, 无论贺兰熹记不记得他的名字,都能得到贺兰熹一个礼节性的微笑回复。
但见贺兰熹走在白观宁和祝如霜的中间,一手搭在祝如霜的肩膀上, 面朝白观宁说着什么,发间的金簪流苏在迷津渡的晚霞里晃动着熠熠光辉。
类似的金簪流苏,沈絮之也有一枚。
那不是他的东西, 他不会像贺兰熹一样毫无顾忌地将金簪流苏戴在发间。他也曾想过物归原主, 只是自那一夜在归虚谈室和宋流纾不欢而散后, 他便再未见过这枚金簪流苏的主人了。
沈絮之抛去杂念, 用传音术将贺兰熹叫到了自己面前。
若是寻常弟子,他大可直接将人传唤至归虚谈室,但贺兰熹和他的关系颇为微妙。贺兰熹上辈子是他的前辈,这辈子他又成了贺兰熹的院长。他没有宋流纾那般潇洒肆意的心性,一时无法把贺兰熹当成普通的晚辈来看待。
贺兰熹看出了这一点,特意用上了敬语:“院长,您找我?”
沈絮之:“……上神。”
“别别别,您叫我的名字就好!我现在又没有神格,哪里还是什么上神啊!”贺兰熹大惊失色,“您如果做不到,就多想想我小时候在您怀里吃奶的样子吧!”
没有人能拒绝太华宗第一小甜豆的要求,浣尘真君也不例外。
“贺兰时雨。”沈絮之一点头,道:“你也不必和我用敬语。”
贺兰熹:“好的,敢问院长你找我有什么事呀?”
沈絮之:“课后留堂。”
贺兰熹一怔:“啊?我做错什么了?我每项功课都好好完成了的,也没有违反宗规。”
沈絮之:“《九州史》。”
贺兰熹:“……哦。”
沈絮之:“随我来。”
既然贺兰熹这辈子已经是他的弟子了,他就必须对贺兰熹奇烂无比的《九州史》负责。
据沈絮之从之前教授贺兰熹《九州史》的长老处了解,贺兰熹的《九州史》之所以烂不是因为他的记性不好。相反,贺兰熹的记性很好,丹药的制作,剑阵的构成,符箓的撰写……这些东西只要给贺兰熹演示一遍,贺兰熹就能彻底印刻在脑海里。
问题是,《九州史》是不能演示给贺兰熹看的。
找到痛点后,沈絮之对症下药,将《九州史》中的记载以画面的形式一比一还原,并让贺兰熹置身其中,以此来加深贺兰熹对史实的印象。这就要用到一个颇为高深复杂的术法——浮生若梦之术。
贺兰熹曾经在浮绪仙君的陵寝里接触过浮生若梦之术。这是一种无限接近创世的术法,只要设置一个起点,里面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就会按照天道法则自然演化。
沈絮之将浮生若梦的起点设置在百年前的西洲,带着贺兰熹重走了一遍西洲长孙家的崛起之路。
一通《九州史》的补习下来,贺兰熹神思清明,不但没有半点睡意,还有些意犹未尽。
意识到自己终于把《九州史》学进去了,贺兰熹欣喜若狂:“对对对,以后就这么教我!谢谢院长!”
“今日到此为止。”沈絮之道,“三日后,归墟谈室继续。”
贺兰熹失望道:“啊,不可以每天都学吗?”
沈絮之:“明日,祝如霜,《机关学》;后日,宋玄机,《丹药学》。”
三个弟子各有短板,他不能厚此薄彼。
贺兰熹心想弟子一个个偏科成这样,浣尘真君这个师尊当得也是不容易:“暂时不用给宋浔补习,我刚要向你请假呢,宋浔现在不在太华宗——绯月真君昨日旧疾复发,宋浔送他回姑苏静养了。”
沈絮之微微一顿:“旧疾复发?”
贺兰熹道:“小叔好像是十几年前受过重伤,后来又因长期置身鬼界受到鬼气的侵染,时不时就会出现灵脉倒逆,灵气紊乱等症状。”
沈絮之沉静须臾,脸上不见异样,仿佛这个消息对他而言无关痛痒一般:“知道了。”
贺兰熹:“……哎?”
沈絮之正要带贺兰熹离开浮生若梦,贺兰熹像是心血来潮似的,问:“院长,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你没有向小叔隐瞒这一切,事情又会怎样发展呢?”
沈絮之:“没有。”
他从来不会想“如果”,选择做了便是做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更改。
不必后悔,无须自责。“如果”二字,没有任何意义。
贺兰熹兴致勃勃道:“来都来了,不如我们就看一看这个‘如果’吧?说不定会很有意思呢。”
沈絮之:“……嗯?”
贺兰熹将浮生若梦的时间改为十八年前,地点设置在了太华宗。
少倾,贺兰熹口中的“如果”化为一个个真实到足以以假乱真的画面,在沈絮之面前缓缓铺展——
如果,他告知了宋流纾实情。
宋流纾根本不会允许他把自己的生门给贺兰熹。浮生若梦里,宋流纾欲代替他祭出生门和魂魄,前往鬼界镇守十八载,同时为太华宗争取时间,直至两位上神的转世长大成人。
梦中的沈絮之自然不会如宋流纾的意。两人为此大打出手,搞得不知情的众人还以为他们有什么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
论明争,宋流纾显然不是沈絮之的对手;但论暗斗,宋流纾的“歪门邪道”还是更胜一筹。
宋流纾设计将沈絮之困在了床上,笑着向沈絮之告别:“我这就去阆风塔迎接剑神大人的转世,然后直接去鬼界了。你自己好好保重吧,沈院长。”
沈絮之:“……!”
宋流纾抬起手,把沈絮之的发丝先弄乱再理好:“我小侄子还有三个月就要出生了,届时你若有空就去看他一眼,帮我把长命锁送给他。”
沈絮之强撑冷静道:“别做傻事,宋溶,你的修为尚不足以镇守鬼界。”
“那你未免太小看我了。”宋流纾笑道,“不过,一个人在鬼界待着确实无聊。每年中秋七夕,你若是有空,就带着孩子们来鬼界看看我的魂魄吧——等等,”宋流纾突然改变了主意,“中秋的时候带就好,七夕的时候不用管他们。”
沈絮之:“。”
宋流纾在沈絮之唇角印下一吻,消失在了他面前。待沈絮之突破禁锢赶到阆风塔时,看到的只有宋流纾的肉身和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
事已至此,哪怕是沈絮之也无回天之力。
他将小婴儿带在身边,亲自抚养了三月,而后来到姑苏宋园,将宋流纾的长命锁送给他刚出生的小侄子。
宋夫人见沈絮之一个人带着孩子东奔西跑实在不方便,立即提出由宋家来抚养这个可可爱爱,见人就笑,伸手要抱的小宝贝。
沈絮之权衡再三,为了孩子着想,同意了宋夫人的请求。
就这样,贺兰熹不再姓贺兰,也不再是金陵人士。他被沈絮之留在了姑苏,和宋玄机一起长大。
一年后的中秋,沈絮之一手抱着一个宝贝,依约来到了鬼界。
这两个孩子是上神转世,全然不会受鬼气的影响。快两岁的小时雨第一次来鬼界,见什么都新奇得要命,在沈絮之的怀里不断地扭动,指指这里,指指那里,嘴上没个消停。
小时雨:“弟弟,看骨头!”
小宋浔:“嗯。”
小时雨:“小河流水哗啦啦——宋浔,河!”
小宋浔:“嗯。”
小时雨急了:“不要‘嗯’,要好多字!”
小宋浔想了想:“……好多字?”
沈絮之带着两个小的,在北洛神像旁找到了宋流纾的魂魄。
彼时的宋流纾正在教训一只擅闯阳间的恶鬼,见他来了,扬唇一笑,对着恶鬼道:“你先滚吧,我夫人带着孩子们来了。”
小时雨眼睛一亮:“小叔抱——”
……
浮生若梦演变到这里,贺兰熹忍不住道:“院长,你看到了吗?其实你完全可以将一切告知小叔,他会和你一起面对的。”
沈絮之不置可否。
他承认,他的确小看了宋流纾,由宋流纾魂魄镇守的鬼界并不亚于由他镇守的鬼界。但他在魂魄离体十九年后仍然可以苟延残喘,宋流纾呢?
沈絮之将浮生若梦的时间调往十八年后。
幻境中的太华宗和现世一样,十二道院天衣无缝地配合,北洛戒律被贺兰熹和宋玄机重启,鬼界恢复了秩序,而宋流纾的魂魄却在数年间消耗殆尽,最终只剩下了一缕没有意识和记忆的幽魂。
沈絮之来不及抬手,那抹幽魂便在他眼前消散了。
贺兰熹提出的“如果”,就此落幕。
所以,沈絮之从不后悔。
贺兰熹沉默许久,轻声道:“院长,我有点想宋浔和小叔了。”
沈絮之道:“你和他们不过分开了十二时辰。”
贺兰熹想了想,做出决定:“不管,我要去姑苏找他们!院长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不等沈絮之做出回答,贺兰熹又道:“去吧去吧,我一个人去路上怪无聊的。”少年露出诚恳请求的表情,“我想师尊陪我去。”
沈絮之:“……”
用缩地之术前往姑苏不过眨眼光景,岂会有路上无聊一说?
沈絮之心里这么想着,脑袋却不受控制地点了一点。
贺兰熹的眼睛因惊喜更显明亮动人,迫不及待地拉起他的袖摆,道:“那我们走啦——缩地成寸!”
光芒闪过,周围的景象骤然变化,沈絮之站在江南的朦胧细雨中,抬眸望向眼前的姑苏园林。
——那个他曾经路过,却终究未曾踏足的宋园。